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史蒂芬.金談寫作
3.9
/
29
作者:
史蒂芬.金
譯者:
石美倫
出版社: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574699971
頁數:
264 頁
出版日期:2002/04/01
選擇網路書店
博客來
TAAZE 讀冊生活
傳記
文學
美洲文學
書櫃A
非小說
創作工具書
有實體書
精彩的人生總是別人
圖書館
回憶錄
完讀書評
5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coffeetree
寫了書評。
「我不相信一個不常閱讀(甚至完全不閱讀)的人會寫出令人激賞的作品。」;我不相信一個停滯不前的人會說出令人心動的言語。 如果老是原地踏步,那就不會成就一個說故事高手,因為攝取不到新靈感,想像力會貧乏,創造力會枯竭,長久以往,就會言語乏味,生活了無新意。所以,史蒂芬.金無論在任何狀況,都維持閱讀的習慣,畢竟,這是搭上上進列車最簡易的一個方式,運氣好的話,也許你可以遇見好風景,要不,至少車子總是在前進當中。 這本書中文譯名為談寫作,讓我遠觀了好久,始終興趣缺缺,英文原書名On Writing 反而比較貼切。之所以燃起興趣,是因為前ㄧ陣子看了部史蒂芬.金作品改編的電影,真是難以言喻的失望,跟以往看他的改編作品〈魔女嘉莉〉、〈戰慄遊戲〉、〈站在我這邊〉或〈刺激1995〉等的觀感刺激相比,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因此想直接接觸他的文字看看,又因為知道這本書也算是這位恐怖大師的自傳,就更迫不及待的找來看了。看完後,覺得史蒂芬.金果然是個通俗文學的高手,他能將如此看似技術性的理論,用宛如說故事的手法傳遞給讀者,確實是個懂得收買人心的高手。 不管看或不看,我始終要帶ㄧ本閒書在身上才有安全感,因為喜歡利用零碎時間閱讀。關於這樣的習慣和想法,在大師的書裡得到很大的認同,這大概是我覺得離寫作最近的距離,雖然我從來不考慮寫作這件事。
讚
回應
分享
Joanna
寫了書評。
《史蒂芬‧金談寫作》:你有多喜歡?
喜歡一件事情,就會樂此不疲,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如是說。這本《史蒂芬‧金談寫作》記載了他寫作生涯的心路歷程,如何從被退稿到賣出第一本書,如何從遜腳故事到好故事。裡面不只有對寫作的想法,他也提出一些工具與實例。我看的是之前商周的已絕版版本,譯者為蕭芳賢。 全文詳見 http://gisele166.pixnet.net/blog/post/29957518
讚
回應
分享
blattus
寫了書評。
老實說,我沒有讀完過任何一本國王先生的小說,但是從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倒是看過不少,而且又有一位身為他書迷的堂弟,因此對於國王先生算是久仰大名了。這位暢銷天王、恐怖大師現身說法談寫作(尤其是,或者說主要是「寫小說」),對於有志於寫作的人來說,應該會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而簡潔的筆調與詼諧的風格,也讓本書彷彿是一本自傳式的半小說,其中不少經驗談應該能讓書迷一窺其作品誕生的過程與秘辛。但中文版卻讓這本好書打了不小的折扣—這一本談「寫作」的書,該慶幸不是一本談「翻譯」和「編輯」的書。如果參觀過筆者的書櫃的話,會發現我的原文版評分跟中文版評分差很多。為什麼?因為從一些地方就看得出來翻譯沒有用心,而編輯根本就是在—容我學國王說一聲—他X的鬼混,枉費原作者在序三所言「編輯是神」(除非他指的是瘟神)!最低階的錯誤是錯字、漏字和符號誤植,例如:14頁第9行的逗號應做",";69頁第11行的"刖"應做"則";148頁第13行"…不可置信地說。』"句後的下引號應作"」";154頁第12行"因為因為他「聽"重複了一次"因為";160頁第1行"根據一本廣受歡的…"漏了一個"迎"字;240頁最後"被迫必須全完…"的"全完"應作"完全";270頁第14行"不會…來得需要"的"來得需要"是贅字;我並沒有特別用心抓錯字,但是既然書已經出到第三版了,還是出現這些錯誤,是讓人費解的。但是這種缺失還是小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本書的譯文看起來完全沒有潤過稿。雖說本書終究是原以英文寫成,且談論的是「英文」小說的書寫方法,可是僅僅單純地翻譯成中文的話卻會扭曲文章原本的目的而使文章失去意義。這個毛病在作者為英文文法舉例時就非常明顯,不過這種問題好解決,附上英文原文就好了(而且也必須如此,否則讀者可能搞不懂中文文章到底在講什麼東西)。中文版的毛病還不只如此。撇去翻譯腔的毛病不談,許多八成是來自翻譯者的錯誤非常惱人,支離破碎、文意不清、邏輯錯亂的內容讓人覺得幾乎是翻譯軟體的程度而已。舉一些例子:第63頁第10行的"許多人十分喜愛她,後者叫她「蛆」",後面那句的「後者」若按照中文的文意指的是前句的「她」,而按照前文這個「她」就是瑪姬婷小姐,難不成瑪姬婷小姐自我解嘲的稱呼自己是「蛆」?第322頁第2行提到"那個「簡短地」",但回溯前文根本沒有這個詞彙,唯一有可能的字眼是318頁第4行的"他死後不久…"那句的「不久」。英文是同一個字彙,但翻譯成中文變成了兩個不同的詞,如果沒有特別註明,絕對會讓中文讀者莫名其妙。此外,作者除了討厭副詞,也討厭代名詞,更ㄧ再重申精簡文章的重要,但是中文的譯文卻讓人覺得他在自打嘴巴,舉例如下:第236~237頁的「雖然我曾在…」那一段,一共由十一句話組成,其中居然高達六句以「我」作為開頭,而「我」這個字還出現了高達十二次之多!或許就英文寫作而言這樣不算繁複,但是既然譯文是中文,就得按照中文文章的習慣來撰寫,而本段則非常明顯的犯了中文作文的大忌。在第248頁的「當你把六或八份書的影本…」那一段中也有同樣的毛病(頭四句裡面每一句都出現「你」)。實際上,這個毛病在本書中屢次出現!看完本書,除了原作者所分享的內容使我獲益良多,而幽默活潑的敘事技巧也提供很大的閱讀樂趣之外,最大的感想是,或許最需要好好看這本書的人,就是翻譯者自己。
讚
回應
分享
林小草Veronica Lin
寫了書評。
不知道是翻譯後造成的滯礙感,還是原文就是這樣──閱讀時覺得好囉唆,句型拆得碎碎斷斷,讀得很不耐煩。 若是想要瞭解作家的創作歷程,這倒是一本很完整的書。從史蒂芬‧金的生命中靈感與經驗的累積談起,一路講到如何投稿、如何修改草稿、如何與出版社打交道。對作家的種種細瑣都好奇的人,可以從這本書開始。──前題是,要能忍受這本書的流暢度之低。
讚
回應
分享
angelis989
寫了書評。
大概是因為作者本身是一位暢銷書作家,所以文筆流暢淺顯,而寫出來的建議和寫作的經驗,讀來也感覺非常務實。 很有同感的就是關於對白這回事,雖然作者寫得並不是很多。 我在讀所謂的經典小說時,常常對於作者以自己的口吻寫出社會各個階層人物的對白,感到遺憾。能夠掌握故事人物各自的背景,然後充份在對白中表現出來的小說家,實在是非常稀少。
讚
回應
分享
作者簡介
史蒂芬.金
作者其他作品
出版社簡介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好故事就是好編劇
67
4
蒐藏
“寫作”是關鍵字
69
1
蒐藏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69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