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防治-有效的短期治療取向
有效的短期治療取向
<內容簡介> 「本書生動地採用一些案例,以理論為基礎介紹了容易理解且富有吸引力的各式技巧與介入措施,是解救生命之臨床工作的基礎。這本書立論明確,對於每一個從研究生到資深的臨床工作者而言,都是很寶貴的一本書。 」——David A. Jobes,美國天主教大學心理系教授、美國自殺學協會前會長 本書提供經由實證研究所支持的自殺行為之治療取向,乃是特別針對現今的照護式醫療環境而設計。作者提出了一個創新的架構,可以在考慮病患症狀的嚴重性、長期性,以及診斷的複雜性之後,幫助臨床工作者快速的做決定,有效處理自殺症狀,並完成重要的治療目標。這些治療建議經過仔細建構,且保有彈性,以符合臨床工作者每日實務工作上的現實要求。願本書能幫助身處低迷與灰暗生活中的人們,撥雲見日,找到生命中值得活下去的出路。 <作者簡介> M. David Rudd M. David Rudd博士是經美國專業心理學委員會(ABPP)認證之心理學家,也是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及臨床培訓中心主任。他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完成了博士培訓,於費城的貝克學院(Beck Institute)完成博士後培訓。除培訓之外,他也從事兼職私人執業。他已撰寫了超過六十篇的論著,其中大多數都致力於解決自殺的問題,他的作品已被美國自殺學協會(1999年榮獲Edwin Shneidman獎)及德州心理學會(1998年榮獲傑出科學貢獻獎)認可。同時他亦擔任德州心理學家考試委員會的主席。 Thomas Joiner Thomas Joiner博士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及心理診所中心的主任。他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完成博士培訓,撰寫了超過一百篇有關憂鬱症、飲食失調及自殺的論著。這些作品對其領域的影響使Joiner博士獲得廣泛的讚譽,包括1997年榮獲美國心理協會臨床心理組的David Shakow青年學者傑出科學貢獻獎,及2000年榮獲美國心理協會精神病理學研究青年學者獎。 M. Hasan Rajab M. Hasan Rajab博士是德州農工健康科學中心(Texas A&M Health Science Center)的精神病學及行為科學副教授,他於德州農工大學完成生物統計的博士培訓,並且撰寫了一些方法學及生物統計的文章。 <總校閱及譯者簡介> 李錦虹 博士(第三、四章) 現任: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專長:焦慮與憂鬱之認知歷程、質性研究、醫學教育 教學:心理病理學、焦慮與憂鬱之認知歷程、PBL教學、醫學人文教育 研究興趣:焦慮與憂鬱之心理病理、醫學教育、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研究 劉同雪 博士(第七、八章) 現任: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專長:認知行為治療、認知—人際模式 教學:認知行為治療深論、認知行為治療深論與實作、性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專業倫理 研究興趣:憂鬱症患者之認知—人際循環、認知行為治療歷程與療效研究 陳坤虎 博士(第九、十章) 現任: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專長:兒童與青少年臨床心理學、認知行為治療、自我認同發展、介入方案 教學:普通心理學、心理衡鑑、心理測驗、兒童與青少年臨床心理學、正向心理學、團體心理學、發展病理學、兒童青少年認知行為治療、兒童偏差行為、人際關係 研究興趣:自我認同與心理健康、青少年個別與團體介入方案、正向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生活品質、發展病理學、學業成就與自我概念、積極因應與心理健康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