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的生命藍圖:華嚴經明法品講記(下)
<內容簡介> 〈明法品〉簡單講就是「明白通往真理的這一條路」。在華嚴當中屬於「十住」法門,是行者追求至善的生命目標所應謹遵的一個基本應用軌跡與藍圖。假如我們發心要當菩薩、行菩薩道的話,那〈明法品〉更是浩瀚而壯觀,它告訴我們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應該怎麼做;它是一切菩薩心的基礎! 海雲法師將《華嚴經》中之〈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明法品〉合為「法行三品」,以為大法修行之圭臬。他說,〈光明覺品〉是生命的初始覺,是凡夫覺醒的因緣與過程;有此一「覺」,人生才能自生死輪迴中確立方向與目標。爾後行者透過〈菩薩問明品〉中所揭露的十法加以激盪、驗證其正確性與絕對性,區別佛法與外道間的差別。而法門無量無邊,在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終極目標時,〈明法品〉則是行者走在菩提道上足資依循的一條生命途徑、一幅慧命藍圖。 「十住位」的摸索很多人都從解門來,所以往往習於佛經的語言模式,流於文字之解,對佛法的實質並未有真正體驗。到了〈明法品〉的階段,我們開始感受到必須「實踐」,會想發起「做」的那個部分,不單單是誦經、禮佛、禪修等「做功課」,更重要的是涉及「心性的運作」。別看跑香、經行好像很容易,光是手伸起來這簡單的動作,那個心法怎麼操縱色法,色法怎麼接受心法?在那拋與接之間的關係怎麼感受?這心的存在與心的作用是怎麼回事?〈明法品〉本身就是這一番實踐性摸索的一個行法的核心。 海雲法師自1999年元月開講〈明法品〉,斷斷續續歷時約一年,今整飭為《菩提行者的生命途徑》(上)、《菩提道的生命藍圖》(下)二書與讀者見面。 ★目錄: 編輯說明/ I 華嚴,登峰造極的人類思想(總序)/IV 一 修法怎麼修?/001 二 只管去做,但不執著!/016 三 你怎麼說服、教化,他的心才會轉過來?/031 四 令佛種、法種、僧種不斷……/044 五 紹隆三寶/058 六 生命自然成長的狀況叫作「迴向」/070 七 身莊嚴、語莊嚴、心莊嚴、佛剎莊嚴/084 八 光明莊嚴、眾會莊嚴、神通莊嚴、正教莊嚴/098 九 涅槃地莊嚴、巧說莊嚴/113 十 你跟他的生命因素相應了……/127 十一 貪瞋癡慢疑等魔境和邪見,怎麼摧伏?/141 十二 精進是推動生命前進的力量/153 十三 讓你的心活起來!/170 十四 大法師轉大法輪/187 十五 我恭敬尊重生命中的這種覺醒、覺悟、覺性/206 十六 正念是法身慧命所展現的,不是妄心的那個正念/221 十七 生命是全方位的!體會得到嗎?/237 十八 心安住在菩提道上才可能修得無漏福/251 十九 決向孤峰頂上行/265 二十 你怎麼成就眾生?/280 二十一 進止安徐如象王,勇猛無畏猶師子/295 二十二 把法身慧命、正法眼藏傳遞下來/310 附錄 《大方廣佛華經‧明法品》經文/325 <作者簡介> 他是e時代的和尚──海雲繼夢! 1950年出生於台灣,是一名思想家、演說家、宗教家與學者。法師大學時主修經濟,畢業後貢獻所學,任職於台灣經濟部;九○年初,毅然離開公職,矢志投身「靈性經濟」 的未知領域。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創立了台灣「華嚴學會」,宏揚佛法中被視為最艱深的「華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