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明演進史:從古文明到近代科學
從古文明到近代科學
在科學的面前誰都不能狂妄 因為謙卑與篤實是打開科學大門的唯一鑰匙 「相信上帝,太陽繞地球轉;相信科學,地球繞太陽轉。」本書是獻給尊重科學、學習科學,創造科學的年輕人。 過去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今天我們說:「科學就是力量。」 科學是智慧的歷程和結晶。從人類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講,朝朝暮暮沿著知識的歷程,逐步通向科學的光輝聖殿,是許多有志於自我發展的年輕人晶瑩透明的夢想! 體味科學歷程的艱辛 今天我們生活在高度物質文明的社會中,在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享受著現代科技的成果。但我們又對古今科學的發展了解多少?要知道今天的科技之果來得多麼坎坷和艱苦,甚至要付出鮮血和生命。 今天,我們沿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軌跡,敞開科學的大門,探索其中無數智慧的奧祕。在這裡,我們全面而又詳盡地展示了「四大文明古國」的科學曙光,揭示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科學啟蒙,描寫了西方中世紀時期科學與宗教的激烈碰撞,談論了哥白尼如何敲響「地心說」的喪鐘,分析了伽利略和牛頓給近代物理學帶來的革命性的變化,表現了蒸汽機時代是如何奏響了第一次技術革命的樂章,反應了19世紀最令人震驚的發明——電機對第二次技術革命的重要影響;另外,進化論的意義、遺傳工程的嶄新面貌、資訊革命的前景都得到了明確的敘述。 歷史不會死去,它最善於記住兩種人:智者與愚者。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等偉大科學家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智者之榜。相反,那些在科學面前變得弱智的人,甚至那些企圖以假科學冒名頂替客觀真理的愚者,都成為歷史嘲笑的物件。「以史為鏡,知興衰」,讀史可以明智,讀科學史是現代人的明智。 激發發明創造的衝動 如果帶著崇高的感情和理性的激情去遙想東西方那一位位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科學巨匠,去觸摸那一部部充滿睿智的科學經典,去體味那一個個精闢的科學定律……,我們頓時會在胸中升起一股奔騰前行的強烈衝動:踏上科學歷程之路!不願意成為一名「科盲」,不被別人隨意嘲諷和愚弄是年輕人基本的價值尊嚴;在科學之路上感悟人生道理、判斷生命走向、提高知識水準,是一件多麼令人賞心悅目而又非同尋常的人生大事。可以這樣講,任何一個年輕人只要站在科學之外,必然會在嚴肅的知識面前低下淺薄的頭顱。 在科學的歷程中,充滿了許多有趣、動人的故事,例如,阿基米德在澡盆裡發明了浮力定律。牛頓在一棵大樹下乘涼,一顆落下來的蘋果使他頓悟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呆呆地注視著被水蒸氣掀起的壺蓋,結果發明了蒸汽機……這些傳奇故事誘發了我們對奇妙的科學世界的嚮往。 在今天這樣一個知識資訊化的時代,未來時速招引著人類前進的步伐,如果不懂科學技術發展史,簡直就無法從事科技創造勞動!從事創造性勞動,必須具有創造性思想。幾千年來,我們人類之所以富於發明創造,是因為人類創造性思想的積累,在先天的智力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後天智慧卻是呈巨大的增長。因此,我們需要追尋開創者的足跡,重溫成功者的道路,在感受前人發明創造過程中,激發自己發明創造的衝動! 培養現代生存能力 我們都知道,近代中國很落後,為什麼落後呢?這個問題已經探討一百年了!事實證明:中國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