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產業的精實變革
<內容簡介> 台灣工具機是極少數能夠結合產業群聚優勢, 有機會與德日齊名的本土產業。 這是一本聚焦工具機產業精實變革的力作。 作者立足宏觀視野,不僅提倡七項程序, 作為精實變革的理論心法,並精選工具機產業熟悉的七個主題, 提出實踐精實變革的具體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書實地調查3家頂尖日本工具機企業的精實變革歷程與成果,領先全球在第一時間與讀者分享。 本書能夠讓第一線的推動人員運用到實務工作,帶動遍地開花效果,並且讓經營管理、財務、廠務、研發、業務行銷等背景的人員理解精實變革意涵,共同精進。 ★目錄: 序章 迎接工具機生產典範變革的挑戰 第一輯、精實趨勢篇 第一章、世界生產方式的變遷與潮流 第二章、回歸原點,實踐精實變革 第二輯、變革程序篇:七個程序 第三章、意識改革 凝聚共識 第四章、推動5S 奠定變革基礎 第五章、加工作業的流程生產 第六章、裝配作業的節拍生產 第七章、標準作業改善 第八章、以人為核心的工作模式 第九章、組織管理及經營策略的調適 第三輯、變革實踐篇:七個主題 第十章、變革成功的法則 第十一章、加工流程化 追求有效配套 第十二章、裝配節拍化 驅動製造變革 第十三章、精實變革的供應鏈管理 第十四章、精實變革與製造資訊的關鍵密碼 第十五章、精實變革的資訊科技應用 第十六章、精實變革的策略管理 第四輯、他山之石篇:3家頂尖日本企業的實地觀察 第十七章、高松機械工業株式會社(TAKAMATSU) 第十八章、天田株式會社(AMADA) 第十九章、西鐵城精機宮野株式會社(CITIZEN MACHINERY MIYANO) <作者簡介> 劉仁傑 Ren-Jye Liu 1957年生,日本神戶大學經營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團隊核心成員。曾任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商學部客座教授、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訪問學者。中文及外文著作十分豐富,著書四度獲得經濟部金書獎,包括《日本企業的兩岸投資策略》(聯經)、《重建台灣產業競爭力》(遠流)、《企業改造》(中衛)、《共創》(主編,遠流)。長期致力於精實系統推動、台灣製造產業體系變革暨台日商策略聯盟研究,經常應邀到國內外大學、大型企業,講授追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製造管理理論與實務洞察心得。 巫茂熾 Mao-Chih Wu 1959年生,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所碩士,勤益機械工程畢,現任友嘉實業副總經理、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團隊核心成員。歷任連豐機械設計工程師,友嘉實業研發部課員、課長、經理、協理等職務。FMS主導性新產品、五軸加工技術暨加工機業界科專等專案計畫主持人。近年積極致力於精實製造管理、產品開發管理與電腦系統導入之實踐研究。 ★內文試閱: 推薦序 一路走來 始終如一 台中精機與劉仁傑教授的結緣始於1991年10月中旬,本人於某專業報刊拜讀劉教授撰寫日本工具機產業的報導,拜讀後深深感受到一個教授竟然能以業界的觀點及語言,深入淺出來探討工具機產業的核心問題,能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實屬難得。在1991年12月底,特別邀請他本人參加本公司的年度目標會議並發表專題演講,針對台灣工具機業如何強化與日本的競爭力,提出一些高見。雖然事隔已超過20年,但我仍然記憶猶新,那場演講引起我們所有幹部極大的迴響。因而在1992年2月,本公司加工部門率先導入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