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下)新版

4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076664
  • 出版日期:2013/05/xx
<內容簡介> 還原真實曹操,替周瑜辯誣,正說諸葛亮,重評司馬懿; 精闢分析三國故事中無窮無盡的人世智慧與教訓。   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   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排、小說演義。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竇叢生。   三國,究竟應該是怎樣的面目呢? ★本書特色: ◎ 易中天因在電視臺開講三國歷史而迅速走紅,《品三國》即是根據節目內容撰寫而成的代表作,深入探討與精闢分析三國故事中無窮無盡的人世智慧與教訓。 <作者簡介> 易中天  一九四七年生,湖南長沙人,一九八一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   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帝國的惆悵》、《讀城記》、《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與鄧曉芒合作)、《漢代風雲人物》等著作。近年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冊:《閒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   因在電視臺開講三國歷史而迅速走紅,成為中國人氣最旺的「親民學者」;《品三國》(上)、(下) 是根據節目內容撰寫而成的代表作。 ★內文試閱: 第二十五集 半途而廢 赤壁之戰對於曹操是當頭一棒,從此他的勢力不再到達南方。但曹操不是一個輕易言敗的人。所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也絕非自吹自擂。赤壁戰敗,只不過把他從飄飄然的驕傲情緒中拉回現實,該做的事情他還會做,而且會更加抓緊時間。那麼,赤壁之戰後,曹操做了些什麼呢? 赤壁之戰後,曹操在軍事上主要做了三件事情,那就是破馬、韓,征孫權,伐張魯。這三件事,成敗不一,但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沒有把事情做到底,或者窮寇不追,或者無功而返,或者得而復失,可謂「半途而廢」。因此,我們就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先說第一件事。 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曹操決定西征馬超和韓遂。這是赤壁之戰後曹操第一次大規模用兵。按理說,在經過了兩年多 的整頓和積蓄後,曹操應該再次揮師南下,征討孫權和劉備,以除心腹之患,以雪赤壁之恨,為什麼要西征呢?張作耀先生的《曹操傳》講了三個原因。第一,孫劉聯盟已成氣候,一時半會瓦解不了;第二,馬超、韓遂擁兵中原,遲早必除;第三,孫權有同馬、韓聯合的傾向,只是因為周瑜病逝才沒能實施。據《三國志‧周瑜傳》,周瑜提出奪蜀(劉璋)、並張(張魯)、聯馬(馬超)的建議,是在建安十五年的十二月。弄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明白曹操為什麼會在建安十六年一開春,就準備對馬超和韓遂動手了。 但討伐馬超、韓遂並不容易。因為他們都是曹操表薦的朝廷命官,又並無謀反跡象。莫名其妙地驟然征討他們,師出無名,說不過去。於是曹操就使用了一個陰謀詭計。據《三國志‧武帝紀》,這年三月,曹操命司隸校尉鐘繇西征張魯,命征西護軍夏侯淵出河東與鐘繇會師共進。我們知道,當時馬超、韓遂的主要兵力在關中,張魯的主要兵力在漢中。攻擊張魯,必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