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Readmoo 分享書
分類總覽
居家生活
花草園藝
看不見的設計:禪思、觀心、留白、共生,與當代庭園設計大師的65則對話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看不見的設計:禪思、觀心、留白、共生,與當代庭園設計大師的65則對話
4.3
/
3
作者:
枡野俊明
譯者:
蔡青雯
出版社:
臉譜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62352250
出版日期:2012/12/22
選擇網路書店
城邦讀書花園
博客來
PChome 24h書店
[Architecture] 建築
[Culture] 文化
[Designs] 設計
[Life Style] 生活風格
日系
Design
Spirituality
Self-awareness
完讀書評
1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白藍世
寫了書評。
回歸設計的最初
始於內心深處,無需贅言的體會,往往能帶出無比的滿足與暢快。 自然能以創作一途展現,這也不是甚麼令人訝異的事,只要你把心妥善安頓,再大的失落也能安然度過。 煩惱,唯一能給予的,就是更多的煩惱。 人們習慣用煩惱來看待這個人間,無論你個人成就為何,仍舊在煩惱的逼迫下就範(常常是自己逼自己)就是整個人不快樂(會找各種理由讓自己不快樂)也繼續煩惱著下一個還未出現的煩惱,你看人「是不是很自虐?!」 人習慣性地替自己設計各種牢籠 好讓自己永遠逃不出去 其實也沒有地方可逃 就是不願見到自己快樂而已 既然有這樣的腦袋「去設計」相較於對美學的態度,是不是也會用很高的標準去看待這件事;以為設計必須科班出身,而且學有專精才有資格去談設計(有能力去設計)這又是另一個「看不見的框架(人們很愛這樣)」 我們巴不得把自己的人生都添滿,最好沒有縫隙。這樣一來,就可以讓人以為我們甚麼都有,而且比誰都多。這種自卑心理的投射,就讓人特別注重外在或表面,內心卻深深知道自己即便有了別人艷羨的條件與生活,卻還是被隱隱的焦慮所制約著。 用既定的標準去看,就只有眼見為憑四個字好說。只不過我們錯失的就是對設計的侷限,對人生已經是這樣限縮,哪裡去不得,去了也無法玩味,一切都只在與他人比較,用各種反諷言論,不讓心好過,彷彿這個世界對不起自己,而你也樂於在這世上用各種角色扮演,說不完的愁苦。 與自然對話,沒有言語可說,卻能用心體會,輕輕鬆鬆,沒有負擔的,生活本身是嚮往。沒有真正的自由,恐怕對於生活現狀不滿之餘,也無力感受美的存在。 心與設計,一體兩面。你有心的自由,設計即知即行,也在空間中另闢近乎玩味與體驗,心帶出的某種意識轉換,設計於焉成行。 生命創作於一體,而一體自有永有,不生不死,這樣的意識也當跳脫腦的的禁錮。也許人們太過在意如何呈現風格與獨創,獨獨遺漏了對美的專注,因為設計不需要的是框架,偏偏人們對美的要求太多無謂的制約;做了太多,不做的卻太少,格局難以打破。 有與無,相互對立,難以成局。或許無中生有,才是設計最大的阻礙,自由與否只是一種說法,過度鑽研就又陷入,時空的概念,並非設計的唯一條件。自有永有無有無空,始於心的無限,那你的心自由了嗎?
讚
回應
分享
作者簡介
枡野俊明
作者其他作品
出版社簡介
臉譜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6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