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崩潰的男人(平裝)
一則精神分析的片斷
<內容簡介> 在精神分析的情境中,醫病關係從來都是流動變幻的 是親子、敵手、還是伴侶?是患者接受治療,還是治療師獲得療癒? 精神分析大師溫尼考特捕捉了治療的吉光片羽, 在溫暖扶持與犀利詮釋間,帶領我們一窺人性的複雜與深奧 「病患是位三十歲的男性,結了婚,育有二女。 他在二次大戰期間接受過我的分析,正當病況大為好轉, 足以謀職就業之際,迫於戰時情勢分析不得不告一段落…… 腦筋聰明的他會玩弄一些概念,也可以做一些哲學性的思考, 談論嚴肅的話題時,大體上被認為是個有趣而有見地的人。 他有能力從事父親的職業,但卻志不在此, 沒多久便考上了醫學院,說不定(在潛意識裡)他想藉由從醫, 保有我在他心目中取代了他生父的父親形象,而他父親已過世。」 這是溫尼考特在本書一開頭寫下的敘述文字,清楚標誌了 他與這位兩度接受分析、天賦異稟的病患間錯綜複雜的分析關係, 以及身為兒童精神醫學泰斗,這份成人案例紀錄在他作品中的特殊地位。 該個案筆記有多項特色: 一、溫尼考特在分析情境中「扶持」病患、透過敏銳詮釋給予指引的精湛技巧; 二、他重建病患的性功能及自我功能的本事; 三、他能夠一眼認出沉默有其價值,視沉默為信賴的表現而非意圖破壞的舉動; 四、他接受弔詭的能耐,亦即口語溝通之饒富意義的同時, 卻又是對內在精神現實的否定;以及同等重要的, 五、對於何時終止分析的犀利判斷。 本書另附有瑪殊‧汗(Masud Khan)精彩絕倫的序文, 並收錄了溫尼考特在〈退縮與退行〉一文中,描述的 同一名病患的早期治療筆記,巧妙地將兩者前後連貫起來, 是精神分析研究者絕對不能錯過的珠玉之作。 ★ 英國兒童精神分析大師的成人個案紀錄,內容詳實精采,難得一見。 ★ 王浩威醫師特別撰寫中文版導讀推薦,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及精神分析研究者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