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分解人(平裝)
Unwind
4
/
22
作者:
尼爾.舒斯特曼
出版社:
貓巴士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66811081
出版日期:2008/06/01
選擇網路書店
PChome 24h書店
科幻
科幻-青少年
二手書
奇幻/詭異/驚慄/科幻
c - 有關連短篇/系列小說
d - 歐美
青少年小說
驚悚小說/懸疑小說
翻譯作品
小說
完讀書評
6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dollyhung2001
寫了書評。
節奏明快,不拖泥帶水,但對人物心情的轉折描述得不夠細膩,轉得太硬。
讚
回應
分享
Otter4018 三口竹
寫了書評。
(小雷) 故事的背景形成是因為墮胎這個議題 歷史設定是社會兩方立場為這件事而產生爭論 甚至戰爭 最後答成共識是小孩子未生出一直前到13歲 誰都沒有權力可以殺害 但13歲到18歲時 監護人有資格可以決定要不要留下孩子 那些所謂不受教 沒出息的孩子 就要被送去”分解” 然後把全身器官都給需要的人 (也因為這樣醫生開始不醫治 反正人生病只要去分解一個分解人 就可以換到一個新的器官) 他們說這是一種生命的延續 不算是殺害 故事就在這樣的背景裡探討 生命到底怎樣是活著 當你全身被分解成千百個小塊時 靈魂會存在哪裡 靈魂存在嗎? 肉體的分解(分解人)怎麼不算是真的死亡 故事主角是三個要被送去分解的小孩 一個是在孤兒院長大的女生 莎黎 因為琴藝練的不好 被認定以後不會有”出息” 而孤兒院又資源不足 所以要被送去分解 第二個是爸媽眼中的壞孩子 康諾 打架鬧事 不愛上課 第三個是一出生就因為宗教關係而決定要被送去分解的”奉獻品” 賴夫(我最喜歡他!) 故事一開始是從這三個人的各自生活開始寫起 從康諾因為不想被分解 而決定逃亡 在逃亡之中在公路上引起車禍 讓要送莎黎去”集中營”的車被困在路上 也讓她有了逃走的想法跟機會 接著在公路上康諾看見了要被送去分解的賴夫 他以為他也是被逼的 所以就”順手”綁架了他 然後就開始了三個人的逃亡 (三個人原本各自生活 卻因為一個點而把故事收在一線 這樣的述事法我很喜歡)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三個人個性 康諾是唯一一個在沒被送走前就決定逃走的 莎黎卻是因為有人推 所以決定逃走 而賴夫一開始則根本沒有要走 他一心只想榮耀上帝 當個分解人 故事好看的部份就在於對人性的刻劃 多存在生活裡小細節的描寫 像賴夫 因為一出生就註定13歲被分解 所以家人 朋友 對他的感覺 就是很敬而遠之 因此他一直沒有朋友 大家看他 就像在看一個所有人都知道死期的死人 一直到遇見黎莎跟康諾 (雖然逃亡途中他一直想逃走 繼續他要被分解的使命) 卻也漸漸發現個人存在的意義 這邊也稍稍探討了宗教這個意題 沒有對任何一個宗教有偏見 但是的確在很多宗教的包裝下 隱瞞著很多藏污納垢的問題 書裡讓我發冷的地方很多 像康諾發現他的父母預定在他要被送去分解的那一天 要帶他弟弟去全家旅行 怎麼有父母可以這樣 在知道自己親生小孩正在被分解時 還可以自在的去玩? 還有書裡有一個算反派的角色的小孩 羅倫 他最後被分解了 當他被捆在手術台上時 身邊有一位政府所謂的”安撫”分解者的護士 說是為了安撫分解人在分解時的心情 表面上是說為了讓分解人在最後可以平靜的被分解 迎向另一種生夢形式 但這種假仁假意的作態 只是讓我覺得嘔心 這跟所謂讓豬 讓牛住好 吃好 只是為了讓他們肉更好吃 有什麼差別.. 還有書裡在描寫羅倫被分解時 看得我好反胃(OS.除了”殺人鬼系列”外 很久沒書可以讓我有這種感覺了 不過是兩種不同的反胃 分解人更像人性上讓我覺得反胃) 羅倫躺在手術台上 脖子兩邊插著針 一邊一直把他全身的血輸出 一邊用化學液體送入體內 讓他被麻醉 但是卻是醒著 因為政府規定 分解時要在分解人有意識下進行 於是他就在身邊的護士”說明”下 一直知道自己被分解得過程 他知道自己的腳被拿走 手被拿走 下半身被推走 器官一個個被拿出來 一直到最後腦被打開 被拿走… 手術過程中 他大叫 ”我恨你們” 而那護士只是溫柔的用帶著笑意的眼神說 “我知道” 怎麼有人可以這樣? 書中有很多看似違反人性 但卻的確在世界上一直發生的事 像父母把孩子送去分解 (父母賣孩子) (OS. 書中摘錄了2006年 在烏克蘭第六婦產科醫院墓園裡挖出很多嬰兒屍體 屍體上腦子等各種器官都被摘走了 有的遺體甚至被支解… 而這些嬰兒都是由健康母親生下後就被醫院抱走了 書裡沒有交待到底是醫生私自把嬰兒器官摘取去賣 還是母親賣孩子 只說,醫院抗議這樣的控訴…) 有人把別人器官摘走 拿去賣 就像這個護士出場只有兩三頁 卻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怎樣的教育跟洗腦 可以讓一個人在另一個人被逐漸分解時 當他在做出最後哀號時 還可以沒有感覺的回說 “我知道” 我只能說 一個人的信念可以勝過世上一切力量 當你全心相信一件事是對的的時候 所有人性的感情跟理智 都會被壓倒 整本書探討了很多面 像人到底是以怎樣的型態叫活著 書裡有一個角色 賽非 他接受了一小塊分解人的腦 卻因此一直有分解人的記憶在腦裡 最後就在這種驅使下 找到了分解人的家 但腦裡那個分解人記憶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分解了 就像鬼魂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還在尋找自己存在的地位 在看見自己父母時 腦裡那一塊殘存的”他” 還在苦苦哀求他們 拜訪他們 不要分解他 但其實他已經被分解成無數塊了 存在於賽非腦裡的 只是殘存的一小塊記憶跟意識了 這樣的人 真的是像政府說的 以另一種型態活著而不是死亡 還是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活著 真正的自己早在分解時就已經死了 如果人真的有靈魂 靈魂也可以被分解嗎? 看時我一直在想 人的意識只有在身體存在時才存在嗎 如果肉體死了 我還算是我嗎 那又是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延續下去? 或就是沒有了? 故事裡有一位海軍上將 在廢棄機場開了一個地下收容所 專門收容分解者 因為他孩子也是因為他在一氣之下被送去分解 等到他後悔時已經來不及了 於是他一輩子都在贖罪 故事最後他找到世界各地所有接受了他孩子一部分的人 所有人齊聚一堂 那些接受他孩子腦的人都還各自保有一部分他孩子的記憶 還可以談論各個階段的生活 最後接受他孩子聲帶的人 喊了他一聲爸爸 他看著這些人 掉下淚來 這樣他的孩子算是活著嗎? 還是只是一種無意識的過去的保存? 生命如果沒有不斷延續的可能 以及再產生新的可能時 還能算是活著嗎? 如果一個人到一瞬間為止 就停止思考 停止新的念頭產生的能力 所有記憶跟思想都停在這一刻 然後只是不停重覆以前的想法跟記憶 這樣還算活著嗎? 故事裡康諾在路上救了一個嬰兒 黎莎不能理解他為什麼要增加一個逃亡時的累贅 他說了一個故事 根據法律 只要有人把孩子放在你們家門口 你就得收養那孩子 因為13歲前 每一個生命都有權力活下去 他們家曾被送過一次孩子 但他父母卻偷偷把孩子放到對面人家門口 就這樣經過一個禮拜後 某一天早上他打開門 赫然發現同一個嬰兒又回到他家門口 營養不良 奄奄一息 這個嬰兒就因為大家的冷漠跟現實 在這個社區裡被這樣傳過來傳過去 一直到餓死… 他說他看著在葬禮上 社區的人為嬰兒哭泣或哀傷 但這些人 這些人就是把他傳來傳去 用冷淡害死他的人… 這故事多熟悉? 這社會不是每天都在發生這種事 人是多麼虛偽… 總是在傷害後 還要裝弱者… 分解這件事也許 也許出發點是好意 但是世上太多事被執行的太絕對 被包裝成太像真理時 就錯了 就像第一位收留主角們的女士說的 “人不會全部好,也不會全部壞..我們這一輩子總是在光明與黑暗間進進出出…” 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書 對生命意義及人性各種面向 有反思的助力
讚
回應
分享
吉娃娃
寫了書評。
《分解人 Unwind》會被分解是理所當然?還是咎由自取?
雖然這是一部青少年反烏托邦,但是作者架構的世界、人物面臨的抉擇和書中提出的疑問,卻是呈現完全相反的感觸,冷酷的設定流露的是那些少數青少年小說中所沒有的成熟和議題,小孩的存在是否可以抹煞?人類能否無所憂慮的使用他人的器官或部位? 簡單來說這些遭到分解的青少年,是造就世界更加健康的元素,然而器官買賣成了名正言順的手術,只要有錢人人都能擁有新的部位和器官,不過那原有的人,他們曾經的記憶必定還存在,因為分解不等於死亡,只是一份愛或做千萬碎片遺愛了各處。如果你是購買者,得到不只是健康、痊癒的身體,同時也乘載了前者的故事和記憶。 反觀,這也是給父母看的小說。如同書腰上寫的字句,不是危言聳聽或是宣傳用語而已,而是真真實實的慾望,偶爾浮上檯面的慾望若能真實,豈不是化成最令人恐懼的夢魘?!每個父母無庸置疑都是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愛會消退、會被時間磨逝,亦或青春叛逆的孩子不受拘束,被迫父母做出抉擇等等,慢慢的孩子在書中不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樣能捨去的物品,至少到十八歲之前是屬於父母的附屬品,看去不勝唏噓同時也疑惑是不是真的沒有長才或是優點,被分解就是理所當然的走向? 孩子們理應追求快樂,但在書中的《生命法案》之下,他們的愉悅是受到束縛和控制的,除非他們能讓所有人看見自身的利大於弊,才能安心理得的繼續呼吸。某方面而言也相當諷刺現在的社會,沒有特點就是平庸、沒有分數就是愚笨,卻忘了各有各的好,所謂的好也是伴隨一定的壞,或是只是需要些時間,為何要被他人的話語否定界而影響了自己的可能? 被分解當然不是理所當然,更不可能是咎由自取,或許這些青少年遭到分解能為社會帶來更大的益處,但是也必須尊重他們的權益,社會和法律存在的理念是為了保護弱者、少數人,然而若是爸媽、監護人可以決定一個生命的流去,那麼這律法也間接養成了這些惡習,失去了一個社會該有的準則和規範。
讚
回應
分享
blattus
寫了書評。
一部完美的青少年小說。簡潔,洗鍊,深刻。雖然內容很驚悚,但絕不應該只當作驚悚小說來看待。情節或許對成人讀者太溫和了一點,但是賜死主角並不會提升這個故事的任何層次。能夠掌握並明辨自己的心靈以及思想,是遠比肉體自主更為要緊的事情—我相信作者欲傳達的觀念應是如此。
讚
回應
分享
forrestyeh
寫了書評。
可能是因為是寫給青少年看的,所以劇情的轉折有些地方還蠻容易猜到的;但仍然瑕不掩瑜,整個設定及故事的進行仍相當好看,其中賽非遇到移植者父母及實際進行分解時的描述都令人印象深刻.... 或許是因自己身為人父,也有一個頑皮常讓人生氣的小朋友,我想我可以體會為什麼會有父母會衝動簽下分解令;但我也相信大部分的父母簽下分解令後應該也會跟海軍上將一樣...... 我想等小朋友大點,這我會把這本書介紹給我家小朋友
讚
回應
分享
albertam
寫了書評。
故事流暢,也能吸引人,但分解的理由始終說不通(遷就青少年讀者?),暫且按下不表,故事最後仍無法為dystopia這類小說另創新局。
讚
回應
分享
作者簡介
尼爾.舒斯特曼
作者其他作品
出版社簡介
貓巴士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反烏托邦Dystopia
17
1
蒐藏
腦袋食糧
14
0
蒐藏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38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