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四大文學名著 經典曠世鉅作 不需要冗長的文字 只用2176幅圖畫就能讀完《紅樓夢》 關於《紅樓夢》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作者曹雪芹出生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3),享年四十八歲。早年過著富貴人家生活,但在他十三歲時被抄家,家道急遽衰落,從此生活潦倒。曹雪芹在創作這部文學巨著時是極端困苦的,「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部巨著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但全書尚未完稿,就因愛子夭折悲傷過度而一病不起,「淚盡而逝」。 曹雪芹死時只寫到八十回,經後人高鶚續補,才完成現在世人所見的全本一百二十回,並定名為《紅樓夢》。高鶚所補的部分,大體上沒有違背作者的原意,完成了《紅樓夢》的悲劇。 《繪本紅樓夢》含括了各式各樣的人情事故 是人世間的「大觀園」 《紅樓夢》內容以賈家為中心,生動的表現出善與惡、情與愛,社會的黑暗面和人世百態。其中人物個性動作刻畫入微、活靈活現,有笑、有淚 、有思想、有感情。場景描繪及菜肴介紹更是細膩,成功的揭示了清未時期人民的生活樣貌。 《紅樓夢》的語言成熟、優美,簡潔、純淨,準確、傳神。小說中寫景狀物的文字,更是繪色繪聲,讓人彷彿身臨其境。而《紅樓夢》中的詩詞總能和人物、故事緊緊揉合在一起。總而言之,《紅樓夢》在藝術結構方面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紅樓夢》總共一百二十回,裡面包含曹雪芹相當複雜的思想,其中有兩個主要重點是:一、愛情的意義。二、家族的沒落,而《繪本紅樓夢》就是以這兩個主題來呈現《紅樓夢》的故事精華。它擷取《紅樓夢》中十六項事件,每個事件做為一個單元,每一單元編成一本小冊子,每一頁都圖文並呈,而每一冊書都像手掌般玲瓏纖巧,十六冊小書用一個精裝書函包裝得古色古香,實在精緻可愛。 不一樣的《紅樓夢》 積木此次出版的《紅樓夢》,不同於以往形式,採用小開本(9.5x13)及連環畫的方式,讓讀者看到《紅樓夢》不同的趣味。 全套共16冊。由丁世弼、丁純一、馮正樑、李寧遠、趙延年和項維仁等眾多連環畫家參與創作,封面則是由戴敦邦用國畫手法繪製。 連環畫具有特殊的藝術性、強烈的時代性及多變的表現性 「連環畫」即「小人畫」,將這些小畫集結成冊後,小小薄薄一本,因此又稱「口袋書」,浙江一帶稱「菩薩書」、湖北稱「牙牙書」、廣東稱「公仔書」,而北方慣稱「小人書」。其藝術表現形式多樣,題材具中國傳統文化和特定的歷史時期特色,著名作品有《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等歷史文學名著。小人書與其他國家的漫畫作品,有著很大的區別,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在當時娛樂匱乏的年代,小人書將千言萬語收於方寸之間,成為在電視、電影尚未普及之前,一種十分獨特的娛樂和藝術形式。 名家導讀推薦 特別邀請各領域的名家針對《繪本紅樓夢》進行導讀,引領讀者從不同的面相深入探討。 (名作家)張曼娟/掛名推薦 (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鄭明娳/專文導讀 (台科大、敏隆講堂專任講師)葉思芬/專文導讀 (東海大學建築系)關華山/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曹雪芹/戴敦邦等曹雪芹(1724年-1763年) 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祖籍直隸豐潤縣(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