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新視野:生技產業投資停看聽
<內容簡介> 沒有營收、獲利的新藥公司,股價為什麼可以站上百元? 追尋本夢比的生技公司能夠賺錢嗎? 台灣投資人對生技產業的陌生,也讓資本市場充滿投資與投機的機會, 投資風險又該如何評估? 作者投入生技產業的研究是以田野調查親訪上市櫃生技公司專業經理人,並請教相關研究機構的專業前輩,同時廣泛收集國外專業研究機構的資料,將所得的投資心得與洞察力訴諸於文字表達。部分文章曾發表在《先探投資週刊》。 高風險與高報酬是投資生技產業的鐵律,尤其是新藥的投資更可能會一翻兩瞪眼,但是用以下三種方式可以大幅降低投資風險: 1、要見樹又見林;生技產業是國際產業,要先去研讀知名市調機構的報告,佐以最新的相關國際新聞,來分析一家公司產品競爭者的技術趨勢與市場潛力。 2、要仔細研讀公司的公開說明書;透過法說會、股東會的機會向公司經營者或研發團隊做面對面請益,同時也要追蹤台灣生技公司相關授權海外公司的線上法說。 3、要了解國際市場上影響生技股股價的多空因素。 作者認為在台灣,有一群具國際經驗的戰將們真得很努力、很堅持地在為台灣生技產業打拼,值得投資人好好了解生醫產業的潛力。但是投資生技股,也不要忘了因為產業的創新發展十分緩慢,其潮流可能像沙丘般,可能在瞬間突然崩塌,壓垮它的追隨者,讓投資全盤皆墨。因此,投資生技產業一定要「停、看、聽」,期盼短線資本市場的熱情,不要灼傷了台灣生技產業的長線發展契機。 ★目錄: 推薦序認識生技投資的二步驟、三眉角(安成國際藥業總經理 陳志光) 作者序用謙遜與耐心迎接生技產業長線發展 產業篇 01. 火紅的抗C肝病毒口服新藥 02. 全球蛋白質藥廠殺聲隆隆 03. 全球抗生素市場掀戰火 04. 學名藥是全美最快速成長的產業 05. 來勢洶洶的印度學名藥 06. 挑戰日本學名藥市場 07. 蛻變中的南韓生醫產業——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08 南韓第一顆站上國際的新藥 Factive 09. 全球十大藥廠合縱連橫搶進中國市場 10. 微脂體市場是一場硬戰 11. 高報酬高風險的Paragraph IV 創新篇 12. 凱美納抗癌藥—中國第一顆新藥 13. 台灣生技創業家談《中國凱美納開啟新藥時代》 14. Lipitor 創造四兆台幣價值的新藥 15. Allargan 手持聖杯 同業望塵莫及 16. Gilead 愛滋病的獵殺者 創富篇 17. Teva 創造 700 倍報酬的傳奇 18. Actavis 原來是自己人 19. 全美生技首富黃馨祥與 Abraxane 20. 全球生技首富迪利普.桑哈維的太陽藥業 趨勢篇 21. 購併是生醫產業生存與壯大的不二法 22. 三星從科技到生技 23. 三星電子進軍醫材的思維與策略 24. 個人化醫療的新趨勢 投資篇 25. Intuitive Surgical股價重摔的警訊 26. 生技投資觀察守則 ● 陷阱! 法規專有名詞 ● 小心! 亂槍打鳥型 ● 追蹤! 人體實驗進程與上市 ● 失望! 走過人體臨床三期 ● 三思! 新聞的真相 ● 比較! 國外授權公司現況 ● 到場! 股東會與法說會 ● 謹慎! 國外競爭者來勢洶洶 ● 效應! 不可不知的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 ● 迷思! 本益比與本夢比 ● 誇大! 追蹤數據的內涵 27. 驚豔! 學名藥的價值不輸新藥 【附錄】上市櫃 ( 含興櫃 ) 生技公司基本資料 <作者簡介> 饒秀珍 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碩士,並於英國受訓商業情報收集與分析以及資料庫行銷技巧。 曾任職盛香堂集團總經理秘書,負責與法國廠商聯繫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