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看著我們,他問:「你們想要讀哪一類的書?」
「歷史書和地理書。說真實故事的書,不要編故事的書。」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驚豔世人經典之作,透過一對孿生少年的眼,看穿袒露在戰爭底下的赤裸人性、求生本能,以及對愛的回應。有聲書由演員林予晞獨挑大梁,以豐富的聲音表情展現她對本書的喜愛。
--
這輩子,至少要讀過一次的完美經典。
☆ 翻譯名家 尉遲秀 全新譯本
☆ 改編拍成電影,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 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版本,囊括全球多項大獎殊榮――歐洲圖書獎、歐洲文化獎、莫拉維亞獎、科蘇特獎、凱勒獎、席勒獎、納沙泰爾學院獎、法國圖書文學獎
時代讓人活成了怪物,
為了戰勝疼痛、寒冷與飢餓,
我們努力活著,
我們永遠都不分離……
我們只是努力忘記如何去愛,
因為一旦記住了愛,就永遠擺脫不了痛苦。
--
隨著戰爭的威脅日益擴大,母親把我們丟給外婆照顧,然後就消失了。傳說外婆是個會巫術的殺人魔,所以大家都說我們是「巫婆養的」,外婆則叫我們「婊子養的」。
「拜託魔鬼把你們都帶走!」外婆對著我們狂吼,但我們心裡明白,每個人都是這場戰爭的受害者。為了適應艱苦的環境,我們倆始終形影不離,並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我們開始互相打罵,鍛鍊痛苦與屈辱的耐受力。我們練習當聾子、裝瞎子,還學會了說謊、偷竊、勒索與絕食的本領。人人都說我們很怪,因為我們無比真誠,但行為卻像野獸一樣殘暴粗俗。
沒人知道我們在想什麼,也沒人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於是我們將每天發生的事情都寫在一本「大筆記本」裡,而裡面記載的內容,則瘋狂得教人難以置信……
【書封設計說明/之一設計】
《惡童三部曲(I)大筆記本》
透過最具張力的畫面構圖,以「兄弟」為訴求直接破題,並將視覺作最強烈化的呈現。
-----------------
授權單位:皇冠
錄製單位:鏡好聽團隊
【作者簡介】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
1935年10月30日生於匈牙利奇克萬德,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匈牙利遭俄國占領,1956年匈牙利反共革命失敗,與丈夫及仍在襁褓中的女兒流亡至瑞士納沙泰爾。
14歲起她便用母語寫詩,到瑞士後開始學習法語,創作也轉向廣播劇,但於電台播出時,因名字與阿嘉莎.克莉絲蒂相似,曾一度化名為「薩伊克」。1986年小說處女作《大筆記本》於法國出版,隨即震驚當代文壇,1988與1991年又相繼發表了《證據》與《第三個謊》,三本書合稱「惡童三部曲」,總計售出40多種語言版本並獲獎無數,確立了不可動搖的文壇地位。
1986年榮獲法語作家協會頒發的「歐洲圖書獎」,1992年榮獲法國「圖書文學獎」,1993年獲選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1998年榮獲義大利「莫拉維亞獎」,2001年榮獲瑞士「凱勒獎」,2005年全作品獲頒瑞士「席勒獎」,2006年榮獲德國西南廣播公司「最暢銷書排名獎」,2008年獲頒奧地利「歐洲文化獎」,2009年榮獲瑞士「納沙泰爾學院獎」,2011年獲頒匈牙利最高文化榮譽「科蘇特獎」。
其他作品包括:劇作集《怪物》(1994)、《傳染病》(1995),長篇小說《昨日》(1995),自傳體作品《文盲》(2004),中篇小說《惡夢》(2005)等。其文字冷酷、簡約、低調,但又充滿了諷刺感與獨創性,創作主題圍繞在成長與動亂、自由與壓迫、真實與虛構、死亡與命運,同時也承載了關於戰爭、流亡、苦難與人性等深刻面向。
2002年《昨日》改編拍成電影,入圍第52屆柏林影展「金熊獎」,並獲義大利多納泰羅影展八項提名。2013年《大筆記本》改編拍成電影,入圍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並榮獲捷克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影片」。
2011年7月27日於家中去世,享年75歲。
【譯者簡介】
尉遲秀
一九六八年生於台北,曾任報社文化版記者、出版社文學線主編、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講師、政府駐外人員,現專事翻譯。譯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雅克和他的主人》、《不朽》、《戀酒事典》、《渴望之書》(合譯)、《HQ事件的真相》、《馬塞林為什麼會臉紅?》、《哈伍勒的秘密》、《童年》等書,近年開始投入童書及人文科學類的翻譯。
【主播簡介】
林予晞
女演員,畢業於美國休士頓藝術學院,現就讀社會學研究所。2017、2021、2023年各以《必勝練習生》、《戒指流浪記》與《台灣犯罪故事:出軌》入圍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女主角。研究底片與暗房二十年有餘,曾任女性影展、台灣癌症基金會、台北國際書展等活動代言人,持續以表演與攝影的力量關注各類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