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通判.第二部.卷三

4.7 / 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9938469
  • 作者介紹|林熹

    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心理勵志類書籍的暢銷作家,小說、詩文皆獲獎無數,其作品《一個快樂女人要做的40件事》更躍上「誠品書店年度中文TOP100」。

    小說作品《靈魂通判》被文化部優選為「2017出版與影視跨產業媒合平台年度推薦書」。文章作品常刊登於各大報章雜誌,與廣大讀者分享生活點滴。

    學生時代與科技公司合作,撰寫數本十萬字以上的推理偵探小說,並演講關於「夢想可以帶我們跑多遠」主題,一直積極擁抱夢想和生活。畢業後,林熹藉由不斷到處旅行、閱讀、熱愛窩進博物館賞析藝術品、與各國朋友交流開闊視野,享受旅行並且反芻旅行。

    歡迎上FB粉絲團【林熹言肆】留言分享生活大小事
     
  • 封面設計|空空小仙

    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易睡易入夢,好遊嗜美食 骨骼清奇、畫風清新 亦仙亦妖,亦武亦文 自主修煉,等待成仙


    【林熹聊《靈魂通判》】
    我們無法擺脫自己的影子,
    但我們可以決定它該待的位子。

    有讀者問林熹最喜歡小說中的哪個片段?
    林熹回答:「第九集當中狄水芹(年輕通判)最輝煌的那一刻。」

    當時口中所謂的輝煌,並不是年輕通判(水芹)穿上皇帝服飾的那一刻,
    最主要是少女通判終於為自己而戰,
    並且戰勝了自己!

    當水芹踏著鮮血,走出浴血的黑夜時,
    其實是象徵著掙脫了恐懼。
    當人把臉迎向太陽時,
    如黑影般的恐懼就會落在我們身後。
    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問題是——該怎麼把臉迎向太陽?
    詳情請見《靈魂通判》!

    【翻開《靈魂通判》】
    以精準又妙趣橫生的獨有筆法,
    林熹幽默融合天界、人間,以及地獄三界,
    不斷翻轉、顛覆既有的宇宙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歷史觀,
    營造出獨特小說迷人氛圍的同時,
    自動激活大腦思考系統!(課本唾罵的慈禧真有那麼壞?唐太宗哪有那麼好?)
    開卷後,彷彿擁抱一個豐富而鮮活的世界,
    誘人一頁接一頁往下追,卻又捨不得太快看完……

    讀者可以享受在大笑中酣暢閱讀完畢,
    也可探究人界與靈魂審判之間的區別,
    更可無痛吸收歷史、法律、判案攻防的邏輯思考,
    介入以「生命」為籌碼的被告與原告之間,
    通判該如何判?才能讓原告承認錯誤、自我反省
    同時讓原告怨念釋然,轉怨為願,靈魂鍛鍊後向上提升……

    【編編搶先看後心得分享】
    故事的主人翁狄水芹,是個平凡的20多歲上班族,一樣愛吃美食,愛窩被窩,上班偶爾遲到(笑),不同之處,在於她有個很厲害的祖宗八代——狄仁傑!
    也因為這位在陰間當通判大人的老祖宗跑去任性追夢,累得她得夜夜入夢代理官職。
    少女初任判官,偏偏不管是陰界還是天界,棘手事件一籮筐,幸好身旁還有個冷面軍師公孫策緊緊愛相隨(?),才不至於讓她頻出糗。
    遠在天界的玉皇大帝總說,通判是狄氏一族的天職,絕不放心讓其他人接手,不過,這不代表不會有覬覦這個位置的人物存在。
    花樣少女狄水芹,被趕鴨子上架的通判大位還沒坐熱,卻緊接著在人世間碰上的墮入邪靈界的昔日正義代表襲擊!
    似乎早就知道一些隱情的公孫策,給水芹的錦囊能否及時救援?
    突然現身、疑似展昭的銀白長髮男人,則帶來了更多未知數⋯⋯
    那些我們熟悉的神明與英雄,為何墜進了暗黑?
    人界、天界、陰界,背後有更大的陰謀正伺機而動⋯⋯

    【林熹大大眼中的《靈魂通判》】
    《靈魂通判》系列中,結合輪迴和歷史,起源於一個問題,和一個希望。
    問題:人死後,如果沒有輪迴,何必到世上走這一遭?
    希望:把歷史元素帶入小說,是因為歷史可以教會我們兩件事——一是培養面對世界的態度;二是增加看事情的角度。
    歷史,是「時間」與「空間」交錯的思維。
    不管在學校唸書、將來出社會工作,或者踏出國門,悠遊於國際之中,生命中,問題總會層出不窮。
    當我們把「問題」,看成「考題」時,問題無法擊倒任何人,只能促進人不斷向上成長!
    許多問題,許多難關,不是當代才有,古人前輩也遭遇過類似問題,看看他們怎麼解套?
    自己想想,是否有更棒的解決方法,當我們面臨類似問題時,不至慌了手腳。
    歷史,靜靜待在那裡。
    翻閱它、拆解它、理解它,等於無痛灌入幾百年功力、幾千年道行,不看可惜!

    【林熹大大之歷史、美食取材小旅程】
    「《靈魂通判》」當中有許多知名歷史人物(古人八卦XDDD),還有各種令人食指大動的美食(不侷限於現代),取材找資料絕對是一大工程!現在請出林熹大偷偷透露取材小過程~

    寫《靈魂通判》時,取材行程很簡單,只須呈現兩點一線的移動方式,重點不在沿途風景,而是來來回回的次數。
    那時,熹常跑圖書館和書店,抱回一大落、一大落書籍,回家享用消化。
    書中養分,留在腦子裡,寫滿字的書,又回到它們老家——圖書館。
    故事中提到的美味,則是熹寫作時最著迷的食物!
    熹熱愛旅遊,所到之處,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讓人牽腸掛肚的美食,著迷到想要自己動手做XD!!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