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供應面只能讓價格提高來減少消費(罪犯收入卻因此增加),但打擊需求面可迫使價格與需求下降。
學術雜誌《成癮》(Addiction)*13刊登過一篇論文,文中針對各種毒品,估計了讓普通人興奮所需以及讓吸食者致死的劑量。[5]酒精的比例大約是十比一;換句話說,如果你喝兩小杯伏特加(vodka)就會產生醉意,連喝二十杯就會死掉。該文發現古柯鹼稍微安全,比例為十五比一。迷幻藥的比例為一千比一,而大麻是最安全的:就目前所知,人不可能過量吸食大麻而死亡。即使吃大麻食品(edible)*14,也沒有證據證實有人會吃過量而死亡,只是效用會更強且更持久。海洛因的有效劑量與致命劑量的比例僅六比一。
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奧爾森(Mancur Olson)提出集體行動邏輯。所謂集體行動,便是團體運作,旨在提供成員公共財(public goods)或集體財(collective goods)。奧爾森認為,公共財必須讓成員共享且不可分割。然而,團體規模愈大,成員獲得的利益愈少,就愈不願意參與。因此,大規模團體不易形成,只能形成小規模團體,但這種小團體的少數分子往往會剝削多數成員,好比搭便車(free riding),亦即不付成本,坐享他人之利。
政府應該考慮如何去改變毒品市場,而非不惜一切代價去鏟除毒販。
經濟學卻指出,應該反其道而行:只要開放更多的邊境關卡,每個關卡就不會那麼有價值,黑幫就不會拚得你死我活。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