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口意(心靈、話語、行動)的方向一致,我們的身心才能夠活得舒適,沒有矛盾。但是,當你的身口意有所偏移時,就會以不快或違和感呈現。這就是「痛苦」。
透過「智慧」的傳承與學習,你能夠看見過去看不見的事物,也會發現自己自以為是以及最真實的一面。
愈是試圖壓抑憤怒與焦慮的情緒,反彈就會愈大。當你發現自己正在焦慮,坦然承認「我現在開始焦慮了」,你的心反而能因此而恢復平靜。
人類的情感不會突如其來地瞬間爆發,往往是多個火種燜燒、一點一滴累積之下,逐漸增強火力。若要平息焦慮和憤怒,就必須在「心火」的火勢擴大之前撲滅火苗。
釋迦牟尼告訴我們的答案是「改變自己」,要從隨波逐流,變成「朝向目標,有自覺地活出自己」。設立目標,好好研究並找到達成目標所需的具體知識和方法,主動進化成不斷成長的自己。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