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測一測自己的
「說話全能指數」◢
▎情境1
「你把客廳搞得一團亂!」►►►不中聽╳
「親愛的,我發現客廳地上有好多襪子和書喔~」►►►中聽○
▎情境2
「你怎麼這麼晚回來。」►►►想吵架╳
「我記得你好像說過六點會到家。」►►►委婉暗示○
▎情境3
「報告這星期會有進度嗎?」►►►無效╳
「你週五前可以完成兩份評估嗎?」►►►有效○
◤完美溝通
4項全能技巧◢
①帶著同理心去聆聽
⇒ 完美避開「10大聆聽地雷」:不踩雷,才能創造連結
②關心才能看清自己
⇒揭開自身言行背後的「指紋需求」(=真正重要的需求=個人最深層的驅動力),
處理棘手狀況會更加得心應手,也能得到更多收穫。
③把話說進心坎裡
⇒我們長嘴是用來打動人心,而不是打自己和他人的臉。
④行動顧及全員需求
⇒知道怎麼「繞到山的另一邊」,不再受難題所困,
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般人解決問題時:
習慣直線思考,不在乎他人感受,容易導致紛爭、引發麻煩。
►►►懂得「需求理解法」後:
☑看到問題時會先戴上「需求眼鏡」,
找出潛藏在表面下的「未被滿足、理解的需求」。
☑ 依據需求不同、連結方式不同,解方自然也不同
⇒每一種處境的答案都獨一無二,帶給你的是有益身心的長期養分,
而不是空有其表的速食解答。
作者簡介
愛麗絲.雪登 Alice Sheldon
「需求理解法」創始人、大律師。這是一套嶄新的思考方式,能協助尋找解決問題的可行做法、打造真正能維繫的人際關係。
愛麗絲畢業於牛津大學,於該校取得心理學及神經生理學碩士學位。她從很早便開始關注如何為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世界貢獻己力。這個興趣引領她展開個人職涯,她當過中學教師、訴訟律師,並曾領導全英訴訟律師的公益服務慈善機構「Advocate」。
這段期間,愛麗絲遇見了兩大改變她人生的觀念:首先是心理治療,促使她踏上了一段深入學習的旅程。其次是非暴力溝通(NVC),最終使她成了一名非暴力溝通中心(Centre for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認證培訓師。
在那之後,她發展出一套「夥伴式親子關係模式」(partnership parenting)。長達十年期間,她協助了數百位參與的家長,和孩子建立起彼此都能茁壯的關係。這段經驗成了她創造需求理解法的踏腳石,藉由需求理解法,將夥伴的模式擴展到生活的所有面向。
愛麗絲持續與全球的個人及組織分享這套方法。喜歡這本書嗎?官網有更多進階學習資訊:www.needs-understanding.com
譯者簡介
李忞
台大外文系、戲劇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春天終將來臨》、《超凡的覺醒》、《認真玩自拍》等書。
mlee750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