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擂臺(Poetry Slam)最早在芝加哥舉辦正式賽事,參賽者輪流上臺朗讀詩作,最後由評審或是觀眾舉牌決定分數。與我們熟知的詩朗讀不同,參賽者常會搭配多樣的肢體動作,藉此擄獲觀眾及評審的目光。詩擂臺日後被傳入日本,最初命名為詩拳擊,人氣最高的時候曾經在 NHK 播出。直至今天,日本仍會定期舉辦詩擂臺全國大賽,各級學校中亦能看見詩擂臺的學生社團。
作者煮雪的人赴日攻讀碩士,期間觀看了多場日本的詩擂臺競賽並接觸相關人士,亦曾經在疫情爆發前夕赴美國考察,到訪的場地包括紐約詩擂臺聖地 Nuyorican Poets Cafe、Bowery Poetry Club……等等。返臺後整理出研究及考察內容,包括日本與美國的詩擂臺紀實、蒐集到的參賽者故事、詩擂臺發展史……等等,完成這本非虛構文集。
近年來社群媒體興盛,閱讀走向速食化,導致不少臺灣年輕一輩詩人的作品「能閱讀卻不能(或不適合)朗讀」。透過此書,除了讓臺灣讀者認識何謂詩擂臺,也希望能呼籲年輕詩人重新思索詩與聲響/音樂的關係,拓寬新一代臺灣詩的風貌。
作者簡介
煮雪的人
1991年生於臺北市,日本法政大學文學碩士。2010年創辦《好燙詩刊》並擔任主編。2021年以《掙扎的貝類》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成為開辦以來第一本入圍的詩集。2023年獲選為日本新潟市藝術創造村駐村藝術家。
著有詩集《小說詩集》、《掙扎的貝類》,入選或合著有《新世紀新世代詩選》、《衛生紙詩選》、《臺北詩歌節詩選》、《沉舟記:消逝的字典》、《三本恕不拆售》、《當代極短篇選讀》等。取完筆名多年後才知道北海道真的有人姓煮雪。
Instagram:@zhuxuederen.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