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濟能夠蓬勃發展是建立在分工之上,而隨著商業體系越來越龐雜,現代社會也越來越傾向於「信任的分工」。然而儘管工作層層分化出去的過程中,催生了相應的控管制度,但由於我們不可能查核所有未親自經手的作業,因此制度中仍有許多可以「上下其手」之處。本書蒐羅了從古至今豐富的詐騙實例,帶大家了解商業騙局的幾大特色,同時解釋它們為何、以及會在什麼地方「露出馬腳」,乃至失控崩盤。
你可以把本書當作一本「刺激的犯罪實錄」,享受當中令人驚詫、搖頭、甚至噴飯的詐騙情節,但若是看門道,它毋寧是一部「角度另類的商業史」。作者分章探討各詐騙案根柢的架構與性質,一邊介紹這些知名詐欺案的內情,一邊逐一檢視現代世界賴以建立的信任機制,以及騙徒如何濫用它們。因此這本書也是一本「詐欺犯罪防制教材」,如果你是管理甚至經營階層,作者闡述的各學派經營理論的重點與演化,絕對能幫助你身處甚至著手建構體制時,有更獨到而明晰的角度。
▎注意:本書第一版書名為《商業大騙局:風險專家解密驚天詐欺案手法與犯罪溫床》,本版(二版)內容無增訂,請避免重複購買。
▎這本書很適合以下讀者:
‧對商業史與經濟史感興趣,或者業務與課業與此相關的人
‧企業經營者或者管理人員,尤其業務與「防弊」有關的人
‧投身股票市場,希望對於企業運作方式有更清楚了解的人
‧對商場奇聞軼事好奇,希望兼顧閱讀趣味與學習新知的人
‧任職公家機關,業務與「防弊」密切相關的人
‧工作內容或課業與金融知識相關的人
‧工作內容或課業與稅務知識相關的人
‧工作內容或課業與保險知識相關的人
‧工作內容或課業與會計知識相關的人
(更詳盡介紹可參閱目錄引文)
作者簡介
丹・戴維斯(Dan Davies)
曾擔任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的金融管控專家,後來加入某些頂尖研究團隊,為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與其他投資銀行服務。二十一世紀初,他曾親眼目睹金融投資產業的局勢多變,風起雲湧,幾起金融弊案,像是霸菱銀行倒閉、巴克萊銀行操縱LIBOR利率醜聞等等,都令他對詐騙行為產生濃厚興趣。他目前是《金融時報》與《紐約客》等刊物的作家。
譯者簡介
陳榮彬
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近作《昆蟲誌》獲選二〇一八年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近六十種,近年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海明威《戰地鐘聲》等經典小說,布考斯基詩集《愛是來自地獄的狗》,以及重量級史學作品《追尋現代中國》、《火藥時代》與《美國華人史》。曾任第四十一、四十三屆金鼎獎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