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弔詭

4.1 / 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7212301

選擇困難不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病

  為了節省勞力、更便利,人類社會飛快地演進,而人類的心智演化及有限的人生,卻不足以因應過於發達的現代。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抉擇數量、難度及成本。如果力求完美,就容易選擇疲勞。

  有沒有一種選擇,需要你花一輩子來選?

  ● 一再期待能遇到條件更好的對象

  ● 該先去進修,還是加速累積資產?

  ● 如何活用這24個小時?

  小心,超量選擇正默默搬運你的時間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

  從買一條牛仔褲的過程中,發現夠好就好、自在人生的祕訣。

  心理學家史瓦茲長期研究經濟學和心理學的相互關係,他指出現代人崇尚自主,緊握每件事的決定權。這間接導致焦慮、精神緊張、不滿,甚至是憂鬱症。

  史瓦茲在本書從對於社會變遷的敏銳觀察出發,以人類抉擇的心理機制切入選擇的難處,並彙整了11個選擇疲勞的有效解方,讓我們適應現代生活。

  用四堂心理學縮小選項、幫助自己越選越好,

  正式揮別焦慮:

  ●比較心理究竟是使人上進,還是放棄?(競逐地位)

  ●快樂注定會變貴,如何避免成為滿足感的傀儡?(適應效應)

  ●對承諾感到反悔,是因為不了解什麼是「剛剛好的自由」

  ●一味迴避後悔,會得到更好的結果嗎?

  ●無論是樂觀或悲觀,都會把我們帶往壞決定(歸因風格)

  ●機會成本不只是經濟學,更是心理學

  什麼是完美的選擇,它會帶來最好的結果嗎?

  並不是每個選擇都同等重要。善用第4章【選擇取向自我檢測量表】,1分鐘了解你的選擇思維!本書獻給選擇焦慮的你。

本書特色

  1.從日常消費、教育、職業到人際關係等,現代人每天平均得做三萬個選擇。真正偷走人們時間的不是「選得不夠好」,而是選擇焦慮。

  2.本書寫給難以從焦慮症、拖延、完美主義脫身的人,引領我們正確審視過去及今後所作的選擇,卸下注意力包袱,全心投入重要的事。

  3.本書獲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推薦,出版以來goodreads獲上萬讀者佳評,同名TED演講1700萬次收看。

作者簡介

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

  西方最具影響力心理學家之一

  美國社會心理學教授,曾是TED大會壓軸演說者,以博學和風趣的風格,提出現代生活的洞見。史瓦茲說,真愛和天職都一樣,最初僅來自於一點好感與發掘,需要我們付出一輩子培育、發展,它才會停駐於心,並形成實質意義上的「命定」。

  暢銷著作《選擇的弔詭》是人類行為的開創之作,登上美國《商業週刊》、《富比世》雜誌年度十大暢銷。史瓦茲多次接受國際媒體專訪,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美國心理學家》、《衛報》等。另著有《我們為何工作》等書。

譯者簡介

郭曉燕

  台灣大學心理學碩士,現為臨床心理師,偶爾接翻譯。拜本書的錦囊妙計所賜,讓我得以從日常後悔中及時醒悟,停止反芻思考,不再擔心自己選錯餐廳、不再懊惱當年錯失良機。

其他譯作:《超越直覺》、《哈佛最受歡迎的幸福練習課》、《偏見的本質》等書。

  歡迎來信批評指教:kuoleonie@gmail.com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