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 第782期 2023/09/20

4.3 / 3
  • 語言:繁體中文

被父親虐待的孩子,成了熱愛世界的狂人
馬斯克

熱血、任性,是創新者也是惡魔
上至火箭、下至鑽洞,要當人類救星
他決定的未來,長什麼樣子?
獨家搶先看 馬斯克唯一授權傳記

【編者的話】馬斯克的大願,給台灣的啓示

如果要問,馬斯克與當代美國創業家有何不同?他對「製造」的癡迷,絕對是一項。

在製造業大量外移、工程師難尋的美國,馬斯克鑽研、製造可以回收重複使用的火箭,設計特斯拉產線,甚至植入人腦的晶片、可以站立行走的機器人。

全球供應鏈時代,他卻要求每個生產環節都要自己控制,設計師與製程工程師要一起辦公;生產出問題時,他就連夜睡在產線旁,可以隨時調整。(見68頁)

這場景,台灣人一點都不陌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有回形容台灣與美國工程師的不同,就在於凌晨機台出問題時,台灣工程師會從床上爬起來,開著車,連夜進廠搶救;而美國工程師則會繼續睡,明早上班時間再說。

馬斯克將這種挑戰極限的能力,稱為「爆能」,時不時就要操練一下(見78頁)。他如果有機會到台灣,也許會很驚訝發現,「爆能」的台灣人真不少。但為什麼台灣出不了馬斯克?閱讀《馬斯克傳》時,腦中不禁浮現這個問題。

我想關鍵還是與夢想的大小有關。馬斯克深受《銀河便車指南》影響,這是一本有關地球毀滅、拯救朋友的科幻小說。

跟他相處兩年的傳記作者艾薩克森說,馬斯克大學畢業迄今,擔心三件重要的事:一、如何維持人類意識生存。二、地球要有可再生能源。三,要控制人工智慧,確保對人類有益。他所有創業與追求,就是以超級英雄自居,要解決這三個危機。

當然馬斯克另一個絕世才華,就是實現白日夢的執行力。為了達成長期目標,他總能找到短中期的賺錢方法。

但試想,當身邊的人跟你說,因為看了一本科幻小說,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來解救人類,你的反應會是什麼?這恐怕正是馬斯克與台灣的距離。擅長製造的台灣可以有最好的工程師,卻缺乏問大問題、發大願的豪氣。

改版縣市調查,標竿首長出列

本期另一重點是史上最大改版的「《天下》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與「永續幸福城市大調查」。(見92頁)

以往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依分數高低排名,因競爭相當激烈,首長民調有時在誤差範圍之內,難區分高下。經過近一年縝密規劃,今年起改採分群計分,前五名為「標竿組」、六到十一名為「優等組」、十二至十七名為「佳等組」,十八到二十二名為「衝刺組」。

因應聯合國發布SDGs指標,更完整地定義「永續幸福」,翻新後,除了五力,新增「醫衛與健康」、「多元共融」兩大面向。這將是檢驗地方父母官表現的具體成績單。(見112頁)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