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屋就像是一座城市的「序大人」(臺語sī-tuā-lâng),承先啟後,見證城市的歲月風華,也印刻著不同世代共有的記憶場景。
近年來市府積極修復具文化資產身分的老建築,並引進民間資源進駐營運活化。甫於今年2 月重新開幕營運的百年歷史建築臺中市役所,融入生活美學和飲食文化元素,打造別具特色的藝文交流平台,更將串連臺中州廳、大屯郡役所、刑務所官舍群及臺中文學館,形成復古又時尚的文化聚落。
此外,臺中市歷史老屋再生補助計畫已啟動,補助未具文化資產身分的私有歷史老建築進行整修、經營活化、歷史調查和教育推廣等,希望透過公私協力,為具有歷史文化保存價值的私有老建築注入活水,創造城市限定的美學風景。
本期封面故事就帶領讀者走訪令人驚豔的老屋,走進臺中市役所、蔡內科、繼光工務所、瓦庫燒肉及富興工廠等,就像打開一個個具有魔法的時光寶盒,無論是華麗的、繽紛的或素樸的建築空間,融入了創意以及熱情,展現出各具風情的迷人魅力。老屋,讓我們看見這座城市的歷史過往,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