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燒書【有聲書】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7054918

理想在此高歌,也在此幻滅。
鏡好聽主播楊日瀚,以溫柔飽滿之聲,帶領我們見證那年的六月,那群在廣場上的一代人。

--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本無法放下的未燒書」

三十年前,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六四現場;
三十年後,詩人楊渡,一夜一夜,重回到天安門廣場,
徘徊思索,尋找字句,試圖重現時代的餘燼……

歷史需要時間。唯有歲月,能沉浸出歷史的醇酒。唯有歲月,能提煉出人性的深度。愈是寫到最後,我愈是明白,我所有的記錄,不是為了表白事件的真相,不是為了記錄當時的社會面貌,而是探討更深層的人性;探尋更幽微而脆弱的人心。北京是我的絕望,卻也是我的救贖。──楊渡

三十年來,楊渡從一個記者,流浪採訪了大半個中國,再回到報館成為主筆,留下了一本世紀末的追尋之書;也曾在海外,探訪流亡的作家、記者、知識分子,更多是在大陸結識了各地經歷過那一場劫難的朋友。

然而未曾遺忘的是,終有一天,回來好好寫,寫下這一段記憶。1999年,十年之際,楊渡寫了這故事的開頭,終究寫不下去。2009年秋,重走過北京街道:前門大街、同仁醫院、天壇醫院……,二十年,所有一切都改變了。高樓大廈,市招遍掛,廣告街景,美妝藥鋪,街貌完全不是當年模樣。天壇醫院已建了新的樓群,小街被新的樓景取代。「二十年後,你在哪裡?」楊渡在天壇街頭自問。

2019年6月4日,楊渡為報社專欄寫了一則簡短的場景:描述三十年前撤退的那個早晨,在槍口的包圍下,搖著白布的學生逐一去檢視破爛的帳篷,找出最後的學生,哭著唱國際歌,相扶相持離開廣場。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角色: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那個現場,站在大歷史的長河中,是的,不屬於任何一邊,只是一個局外人,不需要有人情的包袱,更沒有政治的背負。只是做一個安靜的記憶者。

而親歷過那世界注目的青春,滋養了良善人心的結合。記者遇上醫師,廣場上的共同經歷,成了他們愛的暗號和密語。楊渡為這歷史長流裡燃起的決絕戀情下了注腳:

我們再次緊緊相擁,有如走過了千山萬水,走過烽火連天,才終於相遇;有如在這個亂世裡,人生只能有這一次的相遇。彷彿此生,只要愛這一次,什麼都不管,死了就死了吧。那是近於一起赴死的愛戀。

==========
授權出版社:聯經出版
錄製單位:鏡好聽團隊


【作者簡介】

楊渡

詩人、作家。喜歡旅行、閱讀、電影和足球。最喜歡的地方,是新疆和阿爾卑斯山。最喜歡的電影是《直到世界的盡頭》。

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

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下一個世紀的星辰》;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激動一九四五》、《紅雲:嚴秀峰傳》、《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短篇小說集《九天九夜》;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以及歷史紀實《有溫度的台灣史》等十餘種。


【主播簡介】

楊日瀚

自由接案配音員。廣告配音作品有旺旺仙貝過年篇、台灣證交所及全家便利商店廣播廣告,並擔任愛盲基金會錄製有聲書志工。2019年中在學學文創第十期配音班受訓,於2020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投入有聲書錄製。目前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宗薩蔣揚清哲諾布出版)、《正見:近乎佛教徒》(宗薩蔣揚清哲諾布出版)、《四種愛:親愛.友愛.情愛.大愛》(立緒)、《箭藝與禪心》(心靈工坊)、《加油!Flora小姐》、《你不能再死一次》(鏡文學)、《未燒書》(聯經出版)。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