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Design 03月號/2022 第142期

4.5 / 4
  • 語言:繁體中文

好玩哲學

什麼對你來說才是真的好玩?
那也正是「你這個人內建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以玩心啟動,從純粹的興趣、真正的熱情出發,
也許那正改變著什麼。

為生活找到好玩的理由,
從業餘玩到專業,用好玩的心玩嚴肅的事、用嚴肅的心玩好玩的事,
你可能會發現再認真的事情和場合,都有好玩的角色。

本期《Shopping Design》2022春季號「(PLAY):好玩哲學」,
探訪創作者、設計人、風格職人和老闆們在各自的專業與興趣中,如何研發玩法、反思玩心,
挖掘「玩」在他們工作與人生中的意義。

從愛玩到懂玩,人生的流量密碼,靠自己玩出來。


【編者的話】

記得要玩

羅蘭巴特在《符號帝國》其中一個篇章裡生動描寫著柏青哥:「咻咻咻(把珠子塞進去的速度很快),彈子房就像是一處繁忙的場所或工作室,來玩的人很像在生產線上工作。這個場景的重要意義,就是展現認真、消耗的勞動感,完全沒有那種懶散、放肆、賣弄風情的態度。不過他們倒是挺會在咖啡館其他客人面前,擺出一副行家,甚至悟道神佛的姿態。」

遊樂的場所,決定玩的姿態。
像彈子房這樣一個大人限定的場所,在羅蘭巴特眼中,是一種上乘技藝的競演:「對日本玩家而言,出手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一切⋯⋯這位玩家的輸贏取決於手法靈活,得在事先把握好時機,只有一擊的機會。」柏青哥的子彈會轉彎,要一筆揮就,要極度專注,出手絕不能婆媽,同時他很清楚每顆小鋼珠不必然落入特定軌道。子彈落袋底定前,途中左碰右撞的物理定律、力學軌跡,就是玩的哲學。

懂玩的人

小孩最能心無旁騖地玩,當他們不被限制該玩什麼、怎麼玩,常常是玩到忘我、玩得煞有其事,我們看小孩子玩得盡興而感覺到療癒,是因為我們都羨慕人能真正服務自己的內心。

在不同階段,玩的場景不同,從不思考光是玩,到思考太多忘記玩,再到想清楚生活以後開始玩,才發現玩的原來是人生,要打的怪,要收的寶,都是自己心境的顯化(包括愛你以及你所愛,恨你以及你所恨),關卡的創造者是自己。這個世界是一個正和遊戲,極盡所能地攻掠,盡興地破關,在破不了關的時候仍然是個玩家,你的貪玩、老道經驗、好奇心,都使你在那件事情上成為一個懂玩的人。為什麼我們常常覺得好玩的東西沒有深度?可能我們並沒有真的懂玩。

反思玩心

在這次春季號裡,我們訪問了破框創作出台北街頭名物的大腸王、反覆修煉出蠢蠢欲動反派角色的桑拿大可、對現下攝影獨斷地提出逆向看法的鄭弘敬與汪正翔,以及用生意服務興趣的0343 CONSERVATORY主理Ken、將NFT視為志業的王新仁、把不可能變可能的勤美璞真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何承育,他們不斷研發玩法,反思玩心,創造最大的共感交集;而封面人物HUSH在複雜又高度自覺的哲理寫下的〈安和〉是這個世故時代所需要的天真,不知節制又收放自如,知性中帶一點無理,迷人、敢玩也懂玩。

直到今天,疫情還沒過去,世界仍然繼續動盪,許多的理所當然一一被丟入問號區,獲得重新反思的機會。為了釐清質疑,細思初衷,你可能會發現當中最重要的那個「why」,關鍵就在於沒想太多的喜歡以及樂在其中。

今天你如何決定什麼才是真的好玩?

1970羅蘭巴特的遊樂場是遊戲間裡的彈珠台,2022病毒的啟示是鬆動改變這個老舊系統對我們習慣動作的制約,不是都說要work hard, play hard嗎?全新一季的開始記得要玩,重整節奏再出發。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