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臺中NO.45

3.7 / 3
  • 語言:繁體中文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出自英國經典名著《雙城記》的開場白,似呼應了今年COVID-19 疫情影響下的藝文發展。
在藝文活動受到疫情挑戰的時刻,益發突顯文化強韌的生命力,本期封面故事專訪何宣霈、大開劇團、嚎哮排演等多位藝文工作者,分享創新求變及應對方式,面對展演檔期取消或延後、甚至收入歸零的困境,他們仍努力不懈,透過線上展演、社群直播、數位課程及異業結盟等,讓文化不間斷。
此外,公部門的紓困及補助政策提供藝文工作者最及時的幫助。政府資源的投入,如本期劉馬利專文內所言「不僅是金錢的上援助;更是一種投資」,讓藝文工作者得以維持創作能量,產出更多創作及文化價值。今年首次舉行的TCOD(Taichung Original Design)台中原創選品活動,選出27件文創商品,本期採訪3家入選團隊,包括製作奧運代表隊堆漆鈕扣的光山行、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機械、以及糕餅老字號新創品牌喜豐香1985,了解他們設計製作的幕後故事。商品不只是實用,更承載著歷史文化及創意巧思,提升生活的美感及樂趣,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在藝文寒冬裡,藝術工作者渾身熱情,發揮創意,勇敢面對各種挑戰與變化。希望民眾在遵循防疫措施下熱情參與各項藝文活動,以實際行動給予支持,讓文化重拾美好生活。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