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斜槓的時代,除了追求績效,
更要學會「高效能」管理!
跟隨杜拉克的前瞻智慧,你將快速精準達到目標!
效率是「把事情做對」,效能是「做對的事情」,
高效率只是「快」,高效能是「又快又好」。
過去的工作型態著重於讓勞力工作者發揮效率,而今已為知識型組織的社會,人人不只是勞力工作者,更是知識工作者。管理學大師杜拉克認為,知識工作者不單要「把事情做對」,更需具備「做對的事」的能力,也就是「效能」。他提出高效能管理者必備5個習慣:
●習慣1:了解自己的時間
高效能管理者知道自己把時間花到哪裡,他們有系統地管理自己能夠掌控的有限時間。
●習慣2:問自己能有何貢獻
高效能管理者專注於對外的貢獻,她們將所有努力聚焦於成果上,而非為工作而工作。
●習慣3:善用人之所長
高效能管理者善用人之所長,重視的是能做什麼,而不是著眼於別人辦不到的事。
●習慣4:先做最重要的事
高效能管理者聚焦於能以卓越表現達成出色成果地少數領域,他們迫使自己設定優先順序,並且堅持依照優先順序行事。
●習慣5:做有效的決策
高效能管理者知道有效的決策一向都是根據「不同的意見」所產生的判斷,而不是出於「對事實的共識」。他們知道如果要在短時間做很多決定,就表示會做錯決定,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策略,而不是花俏的手段。
養成杜拉克的5個高效能習慣,
教你不只把事情做對,而且做「對」的事,
終生受用無窮,無往不利!
無論企業老闆、政府決策者或個人, 「高效能管理的5個習慣」將是個人自我管理與組織營運決策的行動標竿。只要充分實踐並建立高效能的工作習慣,你便能充分發揮自我價值,進而提升組織績效,擁有綜觀全局、掌握機會、實現自我與成就的能力!
作者相關著作:《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
《彼得.杜拉克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聖經》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1909-2005)
1909年出生於維也納,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國際公法學博士畢業,曾擔任報社記者、大學教授、管理顧問,2002年獲美國總統頒發最高公民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
畢生著作超過40本,包括《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彼得.杜拉克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聖經》、《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等書,發行遍及全球130多個國家,涵蓋管理、經濟、政治及社會學等各方面。
他是第一位深入探討「管理」的學者,更是首位提出「目標管理」、「顧客導向」、「知識工作者」、「後資本主義社會」等原創概念的人,其前瞻性的觀察與洞見影響無數人,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本書是他奠定不朽地位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蘋果首任品牌行銷長蓋伊.川崎(Guy Kawasaki)以及推特共同創辦人伊凡‧威廉斯(Evan Williams)更將此書列為推薦必讀書單。
譯者簡介
齊若蘭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新聞碩士。曾任職好時年出版社、《天下雜誌》、《康健雜誌》。譯作包括《數位革命》、《目標》、《複雜》、《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從A到A+》、《基業長青》、《毒舌頭與夢想家》、《數學高手特訓班》、《最後一個甜甜圈不要拿》、《當我們變成一堆數字》、《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等,及合譯《科技頑童沃茲尼克》;並曾採訪整理《棋局雙贏──苗豐強的全球化策略》,以及參與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西瓜大王陳文郁》、《趨勢科技張明正》劇本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