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唐太宗李世民
『歷史是生活的教師』—貝尼德托·克羅采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馬遷
歷史是人類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
作為經驗而保存。
2020年社會發生了許多巨大變化,
新冠肺炎、貿易戰、英國脫歐、奧運延期...等等,
每一項時事,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從不同角度影響著人們生活。
當我們遭遇巨大的變化不知如何面對時,
歷史是我們最好的夥伴,
藉由對照過去,去反思現今應如何改變。
時事專欄作家公孫策這次爬梳了中國歷史與世界史,
彙整成為三個主題,九個單元,總計二十七集的分享,
整理出過去的全球化現象與當時造成社會衝擊的原因,
連結當今社會現況,借鏡古人的智慧,
和聽眾一起因應當下的挑戰,掌握時代的轉機。
主題一:千載難逢的機遇
全球化:人類文明不可逆的趨勢(Ep1-Ep3)
天下市場單一化(Ep4-Ep6)
第一波與第二波全球化(Ep7-Ep9)
主題二:顛覆時代的巨大衝擊
科技讓人類不斷的超越(Ep10-Ep12)
交易是人類文明的巨大推手(Ep13-Ep15)
知識的力量沛然莫之能禦(Ep16-Ep18)
主題三:乘長風破萬里浪
引領變革與突破框架的能人(Ep19-Ep21)
力挽狂瀾與見風使舵的能人(Ep22-Ep24)
霸業如過眼雲煙(Ep25-Ep27)
【課程題綱】每堂主題與簡介
ep01:曾經遍布全球的物種:三葉蟲、恐龍
三葉蟲、恐龍、人類
距離被重新定義
ep02:全球化的浪潮
巨變的條件一:科技躍進式的突破
巨變的條件二:知識大量的釋出
巨變的條件三:距離被重新定義
ep03:從疫情看世界,全球化下的影響
全球化放大了疾病對人類的影響
全球化第一個受影響的是國家機器
數位化科技重新定義了距離
ep04:井田制度的誕生
從部落到封國,人民開始定居
人民開始定居耕田,統治者收稅
ep05:鐵工具的出現與井田制度的崩壞
鐵工具提升生產效率,釋放生產力
工具的需求造就了工匠與商業階級興起
士階級成為傳授知識的一份子
ep06:秦始皇與漢武帝的天下市場單一化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各地的制度與法律
漢武帝:重要資源的國家專賣
ep07:絲綢之路與地理大發現
馬可波羅與鄭和的足跡踏遍東西
航海術的西傳造就了地理大發現
白銀帝國的興衰
ep08:工業化對世界的影響
工業技術釋放了人力,也造成了社會的革命
冷戰發生,全球化暫時停止
ep09:新一波的全球化:數位革命
網路使知識無遠弗屆
生活方式因網路而產生巨變
數位化造成了資源的重分配與分配不均
ep10:史前與中國古代的工具演變
工具取代了人力
工具提升了生活品質
ep11:中國三大發明促成了文藝復興的三大發明
活字印刷術與造紙術,西方演變出古騰堡印刷機
動力機械取代自然力與人力
ep12:數位傳播定義了當今的一切
數位傳播重新定義了距離,也釋放了知識
活用科技與工具,而不被工具控制
ep13:重農抑商的中國社會與興利之臣的崛起
商人的社會地位受到儒家與法家的貶抑
商人的決策和行動力,比一切力量都要快
興利之臣造就了帝國的豐功偉業
ep14:歐洲的交易足跡遍布全球
地表上的四大帝國
歐洲千里迢迢找香料
ep15:貨幣的戰爭
美中貿易戰
加密貨幣將衝擊各個國家
商業的創意會創造價值
ep16:知識的傳承讓文明延續下去
人類文明的動力:求知慾
傳遞知識的工具:文字
ep17:不同的知識傳遞方式改變了原本的生活
印刷術的出現,解放人類思想
電力的發明,造就了網路的發展
數位傳播改寫了傳播方式
ep18:中國史上兩位知識集大成之人物:孔子、司馬遷
孔子彙整了詩三百,成為當時的社會規範依據
司馬遷著史記,成一家之言
當代最重要的是知識的條理化
ep19:引領變革代表:管仲、孔子、商鞅
管仲:戮力改革、靈活施政
孔子:學問的傳遞者
商鞅:賞罰分明,國家強盛
ep20:引領變革代表:伍子胥
突破國家忠誠,串聯他國為己復仇
ep21:引領變革代表:蘇秦、張儀
蘇秦:合縱六國制秦國
張儀:連橫之計破六國
ep22:見風使舵代表: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
孟嘗君:聯合各國助齊國強大
平原君與信陵君:活用國際關係拯救國家危難
ep23:見風使舵代表:樂毅、田單
樂毅:協助燕國成為強權
田單:火牛陣收復失土
ep24:見風使舵代表:子產、晏嬰
子產:協助鄭國於強國環繞下安穩立國。
晏嬰:靈活外交與內政
ep25:春秋五霸的霸業
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五霸各自的崛起與發展
ep26:戰國七雄的霸業
七雄:秦、楚、齊、燕、韓、趙、衛
七雄各自的崛起與發展
ep27:總結:學會觸類旁通的思考,解決眼前的挑戰
當代比起千里馬,更需要伯樂
觸類旁通的思考,連結其他領域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