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荒謬三部曲,首部)(有聲書)

4.6 / 16
  • 語言:繁體中文

★你一定聽說過《異鄉人》這本經典小說,但你可能不知道:

《異鄉人》、《鼠疫》與《小王子》是法國最具盛名的出版社GALLIMARD ,創社百年以來,最暢銷的三本書。

不只在法國,《異鄉人》是一本全世界讀者都無法忽視的小說,也名列各種必讀經典書單。同時也是所有文學評論家、思想家不能避而不談的重要作品。

★你也一定聽說過這本書的作者,卡繆。但你可能不知道:

他在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年僅43歲,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二年輕的得主。

《異鄉人》完成於1940年,卡繆那時也才26歲。這是卡繆《荒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異鄉人》到底說了一個甚麼樣的故事呢?

這本小說在1942年出版,全書僅有兩萬五千字左右(翻譯成中文也不到五萬字)。

主角默爾索是住在阿爾及爾的一個沉默寡言的上班族。故事從一封後來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簡短的電報開始,結束於一場死亡的審判。而這場審判與卡夫卡的小說《審判》,堪稱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兩個審判場景。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一開始,電報帶來了主角在養老院的母親簡潔的死亡訊息,接著是默爾索不帶感情、直白的敘述自己奔喪的過程,以及奔喪後短短幾日的經歷。

緊接著的一場海灘謀殺案,則把默爾索的人生切成了兩半,也完成了兩段故事。

第二部則是默爾索深陷法庭,在法律、宗教、與道德之間被交相指控的過程。

在這期間,默爾索的種種經歷,後來都一一被證明不過是人生的種種荒謬。

同時,第二部分出現了與第一部分截然不同的敘事方式,一種戲劇性的表現與轉折。最後,默爾索不再用冰冷的敘述方式,而是用吶喊、用反抗的姿態,直接擁抱了這個冰冷的世界。

卡繆用最誠實的文字,敘述了一個誠實的人
一個至死都拒絕   為了順從社會而說謊的人
面對世界溫柔的冷漠,他始終是一個異鄉人

作者簡介

卡繆

1913年生於北非阿爾及利亞,是法國小說家、哲學家、戲劇家、與評論家。卒於1960年。

26歲時,他創作了不朽的《異鄉人》,並因此成名。幾年後,小說《鼠疫》的出版更獲好評並大為暢銷。43歲,卡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這個獎項史上第二年輕的得主。

1960年,卡繆在法國死於車禍,這一年,他46歲。

********************

卡繆未滿周歲,父親就在一戰時陣亡,文盲與聽障的母親帶著他移居阿爾及爾貧民區的外祖母家,生活極為艱困。與聽障的母親和同為聽障的一位舅舅同住,卡繆從小就在靜默中成長。他與母親之間,只有母親默默追隨的眼神。這些對他後來的寫作,有極深的影響,特別是《異鄉人》。

卡繆靠獎助學金讀完中學,接著在阿爾及爾大學半工半讀,攻讀哲學。學生時代卡繆就加入了法國共產黨。畢業後,因為肺病未能參加大學任教資格考試,從此決定了卡繆在正統學院外的生涯。

二戰期間,卡繆參加了地下反抗運動,德軍入侵法國時,他負責地下反抗刊物的出版工作。這個時期,也醞釀著《鼠疫》的創作

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兩個系列就是<荒謬三部曲>與<反抗三部曲>。

<荒謬三部曲>包含了小說《異鄉人》、隨筆《西西弗斯的神話》與劇作《卡里古拉》(也有人認為應該包含他的劇作《誤會》)。

<反抗三部曲>則包含了小說《鼠疫》、劇作《正直的人》、隨筆《反抗者》。

當人們在爭論卡繆是不是存在主義者,或是卡繆的荒謬哲學到底在說甚麼時,法國哲學家沙特則在卡繆的葬禮上,以「固執的人文主義」一詞向卡繆的一生致敬。

卡繆不只是一位小說家,他更是一個社會行動者,一個反叛者,一個思想的實踐者。

譯者簡介

邱瑞鑾

法文譯者,東海大學哲學系、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法國現代文學DEA(高等深入研究文憑)畢業。長年專事法文文學作品翻譯,譯筆信實流暢,致力呈現原著文風,譯著包括《可笑的愛》,《貓咪躲高高》、《綠色牝ㄆㄧㄣˋ馬》,《潛水鐘與蝴蝶》、《位置》、《身分》、《小姐變成豬》、《金魚》、《戴眼鏡的女孩》、《一直下雨的星期天》、《O孃》、《種樹的男人》、《第二性》、《論老年》。曾將十多年來每日進駐法國國家圖書館的讀書日記寫成《布朗修哪裡去了?一個普通讀者的法式閱讀》。

朗讀者簡介

尚儀有聲製播中心,是專業的有聲出版品製作與發行單位,由獲得八座金鐘獎的配音大師袁光麟先生擔任聲音總監。

蕭淳介,政大中文系畢業。讀書人,教書匠,希望能成為好的「說書人」。但願不負文字,用聲音走到更深、更遠的地方。現為尚儀有聲製播中心特約配音員。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朗讀時間:2020年10月

版權申告:本書譯文為漫遊者文化所有,非經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重製、轉載。版權所有,盜錄必究。

以上內容由漫遊者文化授權播出,遍路文化製作發行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