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辛格是被認為是當代最具影響力,同時也是最有爭議的哲學大師,身為有效利他主義者,他認為道德的首要之務,是增加快樂,並減少痛苦。不過這項效益至上的原則,很可能會改變你對許多真實世界倫理問題的信念。
從藝術預算、歧視,談到傳統價值議題,這本書將帶給你的,並不是一錘定音的總結,因為關於道德的討論,往往很難有所結論。但即使沒有絕對的答案,你還是可以練習判斷,去思考進一步的問題。
有時候,能提出對的問題,就是進展。
作者簡介
彼得.辛格 Peter Singer
出生於澳洲墨爾本,在墨爾本大學和牛津大學受教育,之後在英國、美國和澳洲任教。被稱做「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在世哲學家」,不過他認為如果這話成立,未免輕忽了現今在世的其他哲學家;也被稱做「現代動物權益運動之父」,不過無論動物或人類,他的哲學觀點並不以權益為基礎。
他特別聞名的作品是關於動物待遇的倫理學、對生物倫理中生命神聖教條的爭議性批評,以及富足者有義務援助極度貧窮者的文章。
說書人介紹
朱家安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博士班肄業。「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長年經營部落格「哲學哲學雞蛋糕」,致力於哲學普及化的工作,研究專長為自由意志。著有《哲學哲學雞蛋糕》《護家盟不萌?》《画哲學》等書。
你將聽到
1. 當代哲學大師如何與現實社會溝通?
2. 有效利他主義者面對道德問題的判斷原則
3. 從效益出發,運用邏輯說理的討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