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人類第一次發現了細菌;兩百年前,人類開始知道細菌的危害,於是展開超過百年與細菌作戰的漫長歲月。
直到近二十年才赫然發現:原來人類身上本來就有許多各式各樣的細菌,伴隨著我們的生命。原來,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是有害的,甚至可能是不可或缺的。
隨著科技進步,我們開始認識哪些細菌是有害的、哪些細菌是無害的,或甚至知道哪些細菌是有益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有該怎麼判斷何時該拿出武器殺菌?什麼時候又該與細菌和解呢?讓我們跟著這本一起來了解該如何與細菌相處。
本書作者蘇峻葦,是台灣開放式課程發展協會計畫主持人,也是科普作家,透過有趣的插圖和生活化的描述,輕鬆帶領讀者進入人類與微生物盤根錯節的歷史,從中挖掘各種發現微生物、對抗微生物,以及如何利用抗生素來對抗細菌的故事。
當然,這本書並不是故事的終點,下一集《與細菌和解的年代》會進一步說明人類如何與細菌們共存,繼續共同演化。
Part 1-來自母親的生日禮物
01 用乳酸桿菌來迎接新生命
02 母乳與雙歧桿菌
03 大批細菌移民
04 熱鬧的口腔細菌生態
Part 2-新生兒的皮膚
05 自帶保護機制
06 變得擁擠的皮膚表面
07 第二皮膚
Part 3-新生兒的腸道
08 第一道防線──胃酸
09 小腸內的管理員
10 餵母乳的好處
11 腸道幹細胞正式啟動
Part 4-進駐小腸的細菌
12 幽門螺旋桿菌的定居
13 小腸裡的海關
Part 5-進駐大腸的細菌
14 誰說大腸只能消化水分
15 大腸中常見的細菌
16 細菌與腸道細胞的合作默契
17 與腸道細菌們「互動」
Part 6-讓你發胖的細菌
18 拋棄式的腸道細胞
19 餵養多形擬桿菌的海藻糖
20 腸道細胞與多形擬桿菌的共生關係
Part 7-令人頭疼的幽門螺旋桿菌
21 從和平共處到叛變
22 胃潰瘍是都市病?
23 生活在胃中的細菌
24 要不要使用抗生素?
Part 8-腹瀉常見的元兇──大腸桿菌
25 一種細菌兩樣情
26 未煮熟食物中的危機
27 大腸桿菌O157從何而來?
28 避免中招,你可以這麼做
Part 9-真空包裝不見得就萬事OK──肉毒桿菌
29 不用氧氣也能活得好好的細菌
30 不可不慎的肉毒桿菌毒素
31 避免中招,你可以這麼做
Part 10-半熟蛋裡的危機──腸道沙門氏桿菌
32 吃半熟蛋有風險?
33 生蛋是怎麼被「染指」的?
34 不只有雞和蛋!
35 避免中招,你可以這麼做
Part 11-煮熟的海鮮也不能大意──腸炎弧菌
36 喜歡鹽的腸炎弧菌
37 怕熱又怕冷的公主病細菌
38 有效抗菌的料理小撇步
39 避免中招,你可以這麼做
Part 12-沒怪味道的食物也別大意──細菌界比拼的真相
40 美食家與廚師也難逃食物中毒
41 在細菌界生存,競爭竟如此激烈
Part 13-真的有號稱銅腸鐵胃不怕細菌的人嗎?
42 為什麼我這麼慘,他卻沒事?
43 腸道中的競技場
44 破解銅腸鐵胃的都市傳說
Part 14-健康帶原者──傷寒瑪莉
45 傷寒從何而來?
46 我沒有犯任何錯!
47 被強制隔離的廚師
Part 15-日常生活中比馬桶還要髒的地方
48 馬桶到底有多髒?
49 這些地方都比馬桶髒!
Part 16-廚房是家裡的細菌天堂
50 家裡細菌最多的地方
51 細菌藏在哪裡?
52 常見的清潔消毒方法
Part 17-別把冰箱當成萬能保鮮屋
53 你的冰箱該清了!
54 開開關關會影響溫度
55 冰箱省電小撇步
56 清潔冰箱這樣做
Part 18-結語
57 相殺還是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