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夏,和煦的微風,帶著藝文的滋潤,吹拂著臺南的土地。
新營藝術季的銀齡長輩,用繪畫文字或肢體,自在地呈現出一段段歲月淬鍊後的生命記憶;從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的創意考工記徵選中脫穎而的山川設計,深入探索「月桃」這個植物的各種可能性,改寫了一般大眾對於月桃的刻板印象;懷抱著讓臺南更美的夢,企業家王慶祥先生發起的「藝術森林計畫」,將蘊藏於巷弄間的創作能量發酵,讓更多藝術家被更多人看到;而曾被登革熱重創的大港社區,透過社區居民同心協力,藉由香草產業翻身的他們,已成長為全臺社區自造的典範。
如法國作家卡謬筆下所描述的故事,即使世界荒蕪如瘟疫籠罩下的小城奧蘭,只要有一絲溫情尚在,絕望就不致於吞噬人心。面對叵測的未來,藝術形成的溫情將成為希望的種子,伴隨四月的微風,吹入你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