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因無知而觸法:家長老師必讀,孩子必修的33堂自我保護法律課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9628020

  知名藝人夫婦美國救子的事件,引起各界一片嘩然~~~
  18歲的孩子,在美國因一句玩笑話「我要到學校濫射」
  被依涉嫌威脅掃射學校而遭逮捕,最重可能面臨五年刑期!

  到底怎麼做,才能預防孩子誤闖法律禁區,
  避免孩子付出慘痛代價,意外成為社會問題製造者,是父母的重要課題。

  【本書重點】
  ▍預防勝於治療!不知者無罪不能當作免死金牌
  ------以發生頻率最高的生活事件舉例說明
  ------保護無知的孩子和自己不觸法
  ------全書分門別類,查找最方便

  列舉最易被忽略,卻也最常發生、最易觸法的33個生活小事件,以對象做區分,並配合大量的真實案例做解釋、提醒,查找最快速,同時也是家長、老師、孩子不觸法的必讀法律寶典。

  例如:
  【孩子vs.同儕】
  ※ 校園霸凌頻繁發生,孩子只圍觀不動手,也可能被當成共犯?!
  ※ 同學鬥嘴口出三字經、或是自以為幽默任意幫對方取不雅外號,可能誤觸公然侮辱罪?!
  ※ 熱心幫助同學卻意外造成對方傷亡,助人者有可能會被究責?!

  【孩子vs.網路】
  ※ 網路隨意散布「要炸毀○○○」的訊息,可能觸法?!
  ※ 做作業從網路上抓資料,可能誤觸著作權法?!

  【孩子vs.父母】
  ※ 父母管教打孩子或禁足關起來,如若過當,可能也有事?!
  ※ 孩子跟著單親媽媽生活,偶然得知生父意外離世遺留大筆債務,孩子會繼承債務嗎?!

  【孩子vs.師長】
  ※ 老師體罰過度,父母親可以提告?
  ※ 老師以影響上課秩序為由,沒收學生手機、電玩合理嗎?!

  ▍真實案例融入日常實境!生活裡處處有「法」可循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有狀況不用動輒花錢找律師,讓你生活安心又放心

  生活日常怎麼會變成犯罪現場?所有案例以生活小劇場的方式呈現,不僅閱讀輕鬆易懂,更能用說故事的方式和孩子互動,避免因疏忽而誤觸法律,是現代家庭常態必備的自保法律寶典。

  例如:
  【新聞聊一聊】
  ○小美媽媽○
  操場施工,學校沒有立牌警戒,或是把施工的地方圍起來,提醒小朋友這裡危險嗎?
  ●王太太●
  聽說因為施工範圍不大,又離學生會使用到的地方很遠,所以沒有特別設立標誌,只有提醒老師在上課要注意小心。
  ○小美媽媽○
  那就難怪了!學校對小明的受傷,也有責任吧?
  ●王太太●
  一方面是學校沒有做好防範措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們家小明真的太皮了,好像同學本來叫他不要過去撿球,他就偏要去撿才會出事的。等他好起來,我非得好好說他一頓不可。

  ▍專業法律直白解析!
  ------專業律師以白話的說明來清楚解釋,讓艱深的法律知識也能一看就懂
  利用大量的案例來說明法律知識,避免自己或孩子成為案件的事主;同時,當事件發生受到傷害時,也知道該如何尋求自保之道。

  例如:
  【連律師小學堂】
  Q1.學生因整人遊戲、推擠或玩耍中發生意外,致使老師或同學受傷,學生會觸犯法律嗎?

  ▍學生此行為已觸法,如若未成年,家長須負起民事上連帶損害賠償責任。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盡其所能防免侵犯別人權益的注意義務。否則,就會由法律介入調和彼此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令加害者負起賠償責任,填補被害人損害,預防意外危害的發生。
 
  根據《民法》之規定,未成年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時,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除非法定代理人(父母親)要舉反證證明其監督、管教並沒有疏懈,或已經加以相當之監督,但仍無法避免發生損害者,才不需負賠償責任。這一條法律規定的特殊性在於:法律上規定對於法定代理人(父母親)侵權行為責任,並且推定「監督過失」、及推定「監督過失與損害發生」之因果關係。在這種被法律「推定」監督過失的情形下,未成年人的父母親須要「舉證(反證)」說明自身有善盡適宜的監督管教,才能免責。

  從而,如若是未滿20歲的未成年學生,因出於開玩笑或整人原因,意外造成老師或同學受傷的話,除了犯錯的學生要負責之外,學生家長也須負起民事上連帶損害賠償責任。


【作者簡介】
連世昌 律師/法學博士

【學經歷】
  中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博士
  私立東吳大學碩士在職專班財經法律組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勞動局、新北市勞工局勞資調解人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域爭議處理機制諮詢委員
  經濟部中小企業榮譽諮詢律師暨講師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人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審查委員暨法律扶助律師
  曾任職台灣苗栗地方法院
  曾任教於私立東吳大學、致理科技大學、淡江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兼任教師
  曾任教育廣播電台「教養法律一點通」節目固定來賓

【專長】
  民商事法、青少年法律、著作(商標)權法、網域爭議處理、契約(遺囑)撰擬及修訂、企業(工會)教育訓練、勞動法令、不動產稅法及經紀業管理法令
【著作】
  《商事法》
  《孩子,這樣做錯了嗎?》
  《未竟的遺願—15堂課遺囑課》
  《○負擔的照護—給父母最體貼的幫助》(合著)
  《「失智」就是這麼一回事!失智症的評估、功能障礙與治療》(合著)
  《勞工幹嘛受委屈—懂職場法律不吃虧》
  《老闆幹嘛受委屈—懂職場法律不吃虧》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