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雖然只是一個推動血液流向全身細胞的簡單器官,然而圍繞著心臟的各種問題:先天性心臟缺口、心律不整、冠狀動脈阻塞、遠古人類基因轉變造成的心臟疾病、一生的心跳次數……至今仍是醫學努力解答的謎團。
為什麼人類心臟跳動的次數是例外呢?我覺得這本書就是在講這個奇蹟發生的歷史,它從遠古的背景講到了今天的發展,用生動的故事,現實的人性,讓我們了解人類打敗心跳次數魔咒的來龍去脈。
——新光醫院教研部副部長 洪惠風
本書最大的特點除了內容豐富、引人入勝之外,也加入了一些特別的歷史故事等元素,讓神祕、令人難以理解的心臟醫學變得有些不同,感覺像是在聽故事或是讀一本有趣的小說。每一個章節段落在還沒閱讀之前會令人期待及好奇,在閱讀內文時則享有獲取知識的快感,讀完後讓人回味無窮。
——台安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心臟內科醫師 林謂文
這本有趣的書就像心臟不斷地跳動著,讓人一旦翻閱了就停不下來。在作者的筆下,人類心臟手
術的歷史和發展,就像心臟本身一樣引人入勝、讓人驚奇,且充滿了活力。
——哈佛大學人類演化生物學系教授 Dan Lieberman
完美結合了科學、歷史和生物學,這本書讓人愛不釋卷,並且提醒了我們,所有的知識是一個巨人站在另一個巨人的肩上所建構出來的。
——杜克大學演化人類學暨全球衛生學系教授 Charles Nunn
以人類如何理解和控制我們最重要的器官為基礎,作者在書中交織了科學和人道主義迷人的故事。
——麻薩諸塞醫院心臟中心心血管研究副主任 Aaron Baggish
這本書寫得清楚又好懂,收錄了許多醫學上迷人的奇聞軼事。所有對心臟、醫學史,或對醫學領域好奇的人,都應該讀一讀。
——Science雜誌 Yevgeniya Nusinovich
作者簡介 |
唐恩
畢業於康乃狄克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應用生態學教授。他為科普著作生動易懂,首部著作《眾生萬物》(Every Living Thing)即榮獲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其文章常在重要雜誌刊載,如《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BBC野生動物雜誌》(BBC Wildlife)、《自然史雜誌》(Natural History)等。他也是富爾布萊特學術交流獎助金得獎者。
譯者簡介 |
翁仲琪
台大農化系畢,現為圖書、雜誌特約編輯,尤鍾文學、雜學、科普,目前與三犬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