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抱著虛幻希望的同時,也逐漸失去前景的絕望……
明治年間出生、歷經三代天皇在位的詩人金子光晴,他三度逃出日本,透視荒亂的世間諸相,記錄在世界各處遇見的、各種「絕望」的日本人——
無法背離江戶時代的舊風俗、而遭新時代遺棄的人;
醉心於西洋思想的同時,也深深自我厭惡的知識青年;
漂泊於異國、在生命的盡頭依然神聖地供奉天皇肖像的人口販子;
對不想依其所願發展的兒子絕望,而孩子也質疑父親對自己的愛的父與子;
發表「戀愛神聖論」後,在公園上吊自殺的浪漫主義作家;
這些人,他們的「絕望」究竟從何而來?
戰敗令懷抱夢想與野心的日本人一夕幻滅,而這些「絕望」卻似乎更早以前就棲宿於某處,又或者,誕生於這塊被海隔絕的孤立小島上即是日本人的原罪?
凝視赤裸人性的反骨詩人以尖銳筆鋒批判,剖析日本人絕望宿命的同時,也揭示出二十一世紀人們共同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