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玩‧媒瞭‧學媒體:媒體素養教學寶典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7325495
  • 出版日期:2017/07/10

  .興沖沖地買漢堡來吃,一打開發現又扁又塌,怎麼跟電視廣告的不一樣?
  .為什麼洗衣機、吸塵器和鍋具的廣告大部分都是女主角,男生不用做家事嗎?
  .不管我在學校做什麼,網路上都會傳一些罵我的訊息,我現在都不敢去上學了……
  .網路上瘋轉午夜會出現兩個月亮,熬夜被騙後才知道原來是「內容農場」的消息。

  如果能從小培養良好的「媒體素養」,或許遇到這些狀況,我們就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本書彙整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多年來刊登的媒體素養教案,針對國中小課程規劃五大主題,包含商業行銷、媒體再現、資訊真偽、新媒體、媒體近用,並提供教學投影片,讓教師備課更加得心應手;而且只要參考各單元的對應領域指標,不用再另外找授課時間,就能在各科目中帶入相關教學活動,讓學生隨時隨地養成媒體素養!

作者簡介

鄭智仁/主編

  現任臺北市南湖國小教師,曾任教於高雄市華山國小與臺北市萬芳國小,至今教學生涯已有十餘年。在花蓮讀大學時,因為參與反對台泥擴廠的遊行,發現主流媒體對於這件花蓮有史以來第一次的人民請願遊行,竟然輕描淡寫甚至隻字未提,於是對新聞傳播的運作產生興趣,並曾先後在廣播電臺與雜誌社實習。進入職場後,同時在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進修。在恩師吳翠珍老師的引領下,開始了結合教育與傳播的跨界旅程,曾嘗試以讀報教育、融入學科、主題教學、影像製作等方式,實踐媒體素養教育。目前仍持續探索教育與傳播結合的可能性。

張嘉倫

  現職:新北市北新國小教師
  學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博士班(修業中)
  經歷:國語日報「媒體小尖兵」專欄寫作
  國家通訊委員會(NCC)適齡標章兒童節目評審委員

毛俞婷

  現職:公務員
  學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系學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

賴慧玲

  現職:臺北市私立陽光寶貝幼兒園教師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歷: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助理

目錄

推薦序/讓教師快速上手的「翻轉教室」教學資源 陳世敏
推薦序/與媒體素養深深握手的鄭智仁老師 賴鼎銘
推薦序/人人都需要媒體素養教育 林玫伶

Part 1│商業行銷
主題說明:無孔不入的商業行銷
1.1 認識收視率
1.2 過個不一樣的中秋節
1.3 美麗的危機
1.4 「食品、藥品」別傻傻分不清楚
1.5 廣告為何「差很大」
1.6 戲劇的置入性行銷

Part 2│媒體再現
主題說明:媒體中的刻板印象
2.1 ISIS 不等同伊斯蘭教
2.2 歧視無所不在
2.3 廣告男女
2.4 廣告為什麼這麼「瘦」
2.5 誰是美女
2.6 奇幻本土劇

Part 3│資訊真偽
主題說明:媒體資訊的真實性
3.1 有圖有真相?
3.2 媒體未審先判
3.3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
3.4 你吃下多少廣告陷阱?
3.5 三星寫手門
3.6 你該相信誰?

Part 4│新媒體
主題說明:新科技的媒體素養
4.1 網路知多少
4.2 用臉書後的生活變這樣⋯⋯
4.3 當我們LINE 在一起
4.4 網路霸凌
4.5 網路交友停看聽
4.6 瘋打暴力電玩晚年易失智
4.7 找回真實的感動
4.8 內容農場
4.9 過濾氣泡

Part 5│媒體近用
主題說明:媒體的接近與使用
5.1 名嘴亂爆料
5.2 換我來做NCC 委員
5.3 你也是公民小記者

收回

推薦序

人人都需要媒體素養教育

  網路流傳諷刺臺灣媒體「四不一沒有」:不認真、不求證、不道歉、不負責、沒有良心。姑且不論上述是否言之過矣,當前媒體現象的確讓人憂心;偏偏媒體可說是「第二個學校」,學生在媒體學習的時間恐怕直逼學校,媒體儼然成為學校以外獲得知識的最重要管道。

  然而,學校師長對於如何教導學生成為耳聰目明的閱聽人,也有「一不四沒有」的困擾:沒有時間、沒有教材、沒有信心、沒有支援、不想接觸。主要原因我以為大致有三:一是課程結構不易落實媒體素養教育;二是媒體範圍大,對專業領域不夠熟悉;三是社會上意識形態過激,教學過程稍有不慎會踩到地雷。

  明明是重要的事,卻長期在學校的邊緣若有似無地點綴、晃蕩,實在叫人不安。

  欣見本書的出版,幾乎一口氣解決了上述老師教學上「一不四沒有」的困擾:本書收錄的教學設計,清楚列出教學時間、建議融入的領域,對課程進度的負荷將有所減輕。例如「食品還是藥品」的議題,就很適合國小高年級融入健體領域實施。

  全書共有三十個教案,不僅明示教學步驟,所選用的材料、案例和資源也都貼近學生經驗,定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例如臉書的使用、該相信喝咖啡有益還是有害、照片裡的警察是在打人嗎、減肥的後遺症等,每一件都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

  全書包含商業行銷、媒體再現、資訊真偽、新媒體與媒體近用等五大主題,每個主題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地點明要義,對老師教學信心幫助很大。這五大主題也是媒體素養教育的重要範疇,輕鬆閱讀便等於上了一堂概論。

  每個教案也附上相關的教學資源,提供老師研讀備課、創新教案,更能舉一反三,對類似案例的省思更得心應手。例如「暴力電玩」的教案裡提供了五個教學資源,不過度推論暴力電玩和現實暴力行為的關係,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的求真精神,在此資源中展現無遺。

  本書對於敏感度較高的議題也有涉及,示範如何從媒體素養的角度設計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思辯能力,相信使用本書的老師定能體會其中分寸。例如「名嘴亂爆料」的教案讓學生瞭解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關係,同時也學習如何監督媒體、表達意見。

  這是一本既實用又有深度的好書,在媒體如空氣般無所不在的情況下,這本書可說是培養有文化品味的媒體公民的第一步。

臺北市國語實驗國語小學校長、兒童文學作家
林玫伶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