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與整合的秘密

5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717387
  • 頁數:232 頁
  • 出版日期:2017/01/18

可以租賃,何必擁有?

可以借力,何必傾盡「洪荒之力」?

靠實力競爭,就是小魚都被大魚吃掉了,

最有智慧的人,不是能力強,而是會借力。

創造資源很慢,整合資源卻很快,

如果你想縮短成功的時間,就要借力使力,

借他人的「腦袋」、「錢袋」,創造百倍效益,

借別人的力,賺自己的錢!

 你想透過借力使力快速達到目標,發揮最大效率嗎?

 你想要知道如何將人脈實際變成錢脈嗎?

 你想要運用團隊合作的力量共創財富奇蹟嗎?

擎天大師將教你:打破傳統單打獨鬥的拚勁迷思,

善用借力使力,利用槓桿加大你的成功力量!

教授個人或企業如何整合資源,創造價值,借力共贏!

借別人的力,借工具的力,借平台的力,借系統的力,

用最少的力氣創造最大的績效。

本書另有實際課程實況Live影音資訊型產品同步發行!

課程原價$19800元,2DVD+1CD視頻有聲書,千元有找!

大師風采平價擁有!不用花大錢,CP 值破表!

內容簡介

整合、借勢、借力、跨界,利用槓桿加大你的成功力量。

  這本《借力與整合的秘密》是王擎天博士融合多年的經營事業、創業實戰經驗而得出的精華,機密指數破表,可以說是價值數百萬元以上!本書教個人或企業如何資源整合巧借力,借別人的力,借工具的力,借平台的力,借系統的力,用最少的力氣創造最大的績效。

  「借力」是生存競爭的第一法則,所以荀子說:「有才能的人,並非生來與常人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善於借助外物罷了!」所謂善假於物,其實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整合資源、利用資源的能力。

很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有多強,而是他能整合更多的資源。

馬云當初創業並不懂得網路,可是他會利用人才、整合資源,所以他有今天的成就。

「借力」就是「借用」自己以外各種力量,巧妙地運用他人的資源,

發揮1+1大於2 的效果,為個人或企業創造最大的利潤與價值。

改變你的人生未來式!

 台灣富商陳永泰深有感觸地說:「聰明的人都是透過別人的力量去達成自己的目標。」

 《塔木德》上說:「這個世界已經準備好了一切你所需要的資源,你所要做的僅僅是用智慧將它們有機地組合起來。」

  瓦特、史蒂文生借了蒸汽力、牛頓借了萬有引力,紅頂商人胡雪巖借了左宗棠的政治力。都是讓別人的力量成為你的力量。

  這個世界上有真才實學的人,大部分最終都為別人所用,成為別人的工具,因為他們全心投入在專精自己的才學,沒想過可以借助利用別人。漢高祖劉邦,帶兵打仗,不如韓信;運籌帷幄,不如張良;治國安邦,不如蕭何。真本事沒有一項比過別人,但他照樣獲得了成功,正如韓信所說:「我會帶兵,但高祖會領將。」這句話說明創業者可以沒有資源,但是必須要有整合資源的能力。

  如果你想縮短成功的時間,就得學會如何整合他人的資源,將自己的產品、品牌或價值形象,與別人的產品、通路結合,靈活運用外部資源,借用他人之手,你就能啟動槓桿原理,用最小成本,創造數百倍效益。

現在是一個合力共贏的年代,如果將很多人集中起來, 發揮每個人的優勢與特點去做同一樣事情,很複雜的事情都會變得簡單,人們因為團結與優勢互補所創造出來的力量和價值是不可小看的。

  一個人的力量與資源與有限,但是經過組織和協調,將團隊成員本身的能力、經驗、人脈整合起來,就能夠擴大社交圈子,整合資源的機會就會更多,發揮1+1大於2 的效果,這就是資源整合。只有懂得團結聯盟,懂得借力與整合身邊的資源,才能發揮微小力量創造無限價值。

  當你發現了個商機,一個可行的事業,知道消費者有一個痛點急需被解決,想創業的你,首先不是自己投資大筆資金或資產,而是借力打力,去整合資源,找到那些有能力做得比你更專業的人,把他們串聯起來,就能省力很多。

  太極拳的精妙之處在於一個「借」字,善於借也就具備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船王張榮發先生一九六八年獨資成立長榮海運,靠著借錢、借船走上白手創業一途,打造長榮自己的貨船,放手一搏。中國的乳製品生產企業蒙牛,在成長過程中就運用了太極拳中借力打力。傳統思維是先建工廠,後建市場,蒙牛是逆向思維──「先建市場,後建工廠」,借助外部力量發展壯大自己,從而成為中國乳業中的黑馬。

  資源當然是重要的,但如果資源不能有效運用,是不會帶來價值的。因此,比資源本身更重要的是整合資源的能力。做生意的高手就是要學會利用別人手裡的錢和物,通過整合別人的力(資源)變成自己的力(資源)。

  成功,不在於你能做多少事,而在於你能借多少人的力去做多少事!你一定要學會借用別人的力量、腦袋來為自己所用──你有本事,我利用你的本事,你聰明,我用你的聰明。用這些借力哲學在職場中借人脈、借權力、借平台,在商場上借資金、借資源、借人才。因為這是最省時省力,也是最快捷的辦法。學會借力吧!由此,你便找到了槓桿的著力點,去撬動整個世界!

內文導讀

Why ?Why ?Why ?人家為什麼要借力給你?

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很有力,有力人士也很多,但對方為什麼要借力給你呢?有力者為什麼願意借力給你呢?

關鍵就是借力借的是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因為你借的是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使用權對出借人來說是沒什麼損失的。比方說如前文我所提到的,我去大陸發展,我給書記10萬元版稅幫他出書,那位書記幫了我什麼,他也只是打打電話,聯絡一下相關的人,交代他們多多關照來自台灣的我,這對那位書記有什麼損失呢?沒什麼損失,可以卻能幫我很大的忙。

什麼是槓桿?

所謂的槓桿就是就是「力」乘上「矩」的概念。若是你能借上別人的力,那你的槓桿、你的力矩就會更大。「矩」就是「乘數」、「放大」的概念,通常是無形的資源或狀態,例如:權力、人脈、資訊不對稱、專業、機運。

「力」和「矩」在物理學的研究是相乘的關係,最好兩個都達到100分,那麼100×100是多少?答案是10000。但是0X100 還是零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我的能力非常強,我也很有實力,可是為什麼這麼失敗呢?這是因為即使你的內在能力達100分,你再優秀,但你的外部條件是扯後腿的,你的外部條件是零分,那你「力」和「矩」的相乘還是零。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富二代具有很好的人脈,很棒的家世背景、權力,甚至很好的學歷,最後還是敗光家產。因為他自己的內在能力是零分,他的外部條件可能是90分、100分,他的上一代全部替他張羅好、安排好,可是他自己本身是零分,那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這兩大元素要同時兼備,一種是你本身個人能力的力量,一種是外在條件的力量,你能借多少別人的力。你本來有多少,就是你的力量,再乘上你用了矩,就是多少的「權力」、「人脈」,任何人若能將「力」或「矩」其中一項發展到一定水準,就能帶來可觀財富;二者兼備,發展無可限量。

想驅動槓桿,最重要是累積信任感!「信任」「借」「槓桿」

說要「借」又談何容易?其深入的核心精髓僅在「信任」二字而已。因此說到底,為什麼商場說「無信不立」,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因為「信任」是成就「借」最重要的要素;而「借」則是成就「槓桿」的行動。唯有基礎的信任足夠,方能驅動槓桿的能量,進而達成「以小搏大」的成功。

借力借的是有利可圖

借力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問題,要「借」有利可圖,借有所謀,就是要從「借力」這一行為中得到想要的利益;或者是解決困難,或是提供效率,或者是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或者打敗競爭對手。

對於出借人來說,他圖的是什麼「利」呢?當然圖的是有所獲益。像銀行願意出借資金,圖的是投資收益;人才願意出借智慧,圖的是報酬,或者圖的是被社會認可、尊重的自身價值;技術持有人願意出借其技術,圖的是經濟利益。

讓對方有利可圖才借得到力。你必須告訴你要借力的對象:你能給他什麼?你能給他創造什麼?你創造的東西是否對他有價值?就是讓對方覺得這個合作對雙方都有利。

所以,順利借到力的原則是——雙贏。借用人要贏,出借人同樣要贏。只有創造雙贏,才能使借力活動富有成效。雙贏原則的具體含義是:

 借用人從借力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 出借人從借力中得到了自己的利益。

 借力雙方當事人能夠長久友好相處下去,並能長期獲利。

 借力雙方當事人可以進行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的借力活動。

以下五種主要的借力使力方式,能夠讓你獲得最多的力量

 第一個借力使力的方式是找一位導師

 第二個借力使力的方式是找一個團隊

 第三個借力使力的方式是找人脈

 第四個借力使力的方式是利用工具和技術

 第五個借力使力的方式是複製系統

借力其實就是整合各種關係,充分運用各方資源,最聰明的人善於將別人的力量凝聚起來,變為己用。你要想快速發展成長,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要善於「借力使力」,透過身旁的高手之力、人脈之力、最有效益的工具和技術之力、合作交叉行銷之力,和複製團隊的力量,充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不斷地滾動發展,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眾籌是槓桿借力的最佳落點

借力,其中有一個具體化的做法是「眾籌」。「眾籌」,就是群眾募資。當你覺得無力可借時,透過眾籌,你可以充分發揮槓桿的力量,充分調動身邊所有的資源,以小博大,輕鬆創業。

如果你有idea,就可以將它寫成一個完整的提案,上架到眾籌平台。在「眾籌」的過程中,你不僅能籌到資金,更能籌到人才、智慧、經驗、資源、技術、人脈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無論你是普通人,還是頂尖人物,只要你有想法、有創造力,都能在眾籌平台上發起提案集資,因為眾籌平台就是一個實現夢想的舞臺。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