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版)

5 / 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5824709
  • 出版日期:2016/12/07

這本書實在影響太多人了!
地下鄉愁藍調 十周年新版 一起重返我們有過的青春與成長

  謝謝這本書,它寫下了我們曾經同時躊躇無措也努力掙脫等待輝煌的慘綠歲月。
  那些音樂給我們的啟發和嚮導,在馬世芳的筆下成了一首首看似恣意吟唱卻深刻低迴的藍調。
  十年過去了,世界變得太多,
  唯一沒變的,是那一年的自己,還有耳機裡的這些樂曲。
  ──五月天

  作家及文本本身一定會左右書本設計時的樣貌,
  馬世芳是更不一樣的作者,也是我歷年合作中遇過最重要的作者。
  慶幸十年前《地下鄉愁藍調》帶給我生涯上的功課、價值審視與自省:
  丟棄賣弄,感受誠實地去探索文件、時間與敘事的意義。
  ──聶永真

  生命中只會有寥寥幾個這樣珍貴的片刻。你撞上了一樁什麼物事,足以改變你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就在那個瞬間,你永遠告別了懵然的舊時光。你感覺到前所未有的飽滿,然而也感覺到一些些的失落。
  這些感受,都《地下鄉愁藍調》裡。

  《聯合報》【讀書人周報】2006年度最佳書獎
  台北國際書展選書「Books from Taiwan 2008」

  搖滾樂看似熱鬧,實則無處不浸透着寂寞,我們的青春,又何嘗不是如此。
  這是一本披着音樂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關於已逝年代的往事紀念冊。

  書名來自巴布迪倫的歌,說的卻是台灣一代人的青春──
  <地下鄉愁藍調>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這首歌收錄在巴布迪倫在1965年所出的第五張專輯。
  這張唱片是巴布迪倫正式揮別民謠、踏入搖滾的重要一步。
  •從小在西洋流行音樂與台灣民歌的環繞中長大,
  •累積了大量對音樂的情感與知識,
  •這本書裡的文字,最早成篇於1995年,當時24歲的他才當完兵,
  •年輕時的積累,加上認真的態度
  •使他開始書寫音樂文化就能出手不凡,
  •不但征服了聽這些歌曲成長的一代
  •也吸引了嚮往好音樂的新時代讀者,
  •文筆抒情中帶有豐富的知識,
  •在華語散文創作中,寫下知性感性兼具的風格。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淚的青春──
  1981年的台灣,胡德夫、楊祖珺已因「美麗島事件」遠離歌壇、各奔東西,
  「民歌運動」即將走到盡頭;
  隨着羅大佑、蘇芮、李宗盛、張艾嘉等人的嶄露頭角,
  台灣樂壇的巔峰期已在不遠處招手。
  這時的馬世芳,並不知道他家的客廳,正是這場變革的集會場所。
  整整「晚出生」一個世代的他,把本屬於上一輩人的青春記憶,用文字記錄了下來,
  轉換成為或激動、或落寞、或感傷的種種情懷。

  你不需要氣象員告訴你,風從哪裡來──
  1971年,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披頭已經解散;
  樂史「三J」——吉米•韓崔克斯、珍妮絲•喬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間;
  1960年代「烏茲塔克國」那個充滿鮮花和大麻味的嬉皮夢被滾石樂隊的阿爾塔蒙特慘案徹底粉碎。
  這時的馬世芳,並不知道大洋彼岸的痛苦與迷茫。
  多年後他在青春時代的某一天,按下錄音機的播放鍵,
  啟蒙時代便倏然來臨。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