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花開

0 / 0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9787538256376
  • 出版日期:2000/01/01

本書記錄的是童元方在哈佛大學十年的所讀所思。

《書趣文叢》這一輯,是想編往些海外學人的佳作。這方面,原應是名作如林,大可挑戰,只是我們見聞有限,經營有年,第一批只編成五種。

選書時,頗注意作品的意趣境界和可讀性。這中間,自然還有一個老習慣在指使我們︰重表達形式甚于內容觀點。也就是說,喜歡文章寫得意境高,文筆好,可讀性強,而不大多去考慮觀點如何。

本書屬于其中一本。書摘如下(P33):

李漁曾寫過一篇小說,題為《譚楚玉戲里傳情;劉藐姑曲終死節》,收在他的短篇小說集《無聲戲》和後出的另一個本子《連城璧》中。說的是譚楚玉和劉藐姑的愛情故事。李漁又用同一故事,寫了一部有聲有色的傳奇《比目魚》。也就是他戲曲名作十種曲之一。

這篇小說,按照說故事的人,也就是作者李漁自己的話,大致是這樣的,天下最賤的人,不過倡優隸卒。女旦既為優,又且為倡,是以一身兼二賤,可謂最下賤之人。但以最下賤之人,卻做出第一等莊嚴可敬之事,仿佛從糞土中長出了靈芝。李漁以他不尋常之筆,寫出此不尋常之事;寫了無聲之戲,又寫有聲之戲。這篇小說與這部戲曲,不只是脫出了傳統的窠臼,而且也迥異于他自己向來的風格。

李漁的作風,一向異想天開,他對創新造奇比對什麼都有興趣;他的精力也全用在此。這篇小說原來的設想,可能也只是以新奇的情節,來吸引讀者或觀眾的注意,所以故意從一個既卑且賤的行業中,創造出一個既令人愛、又令人敬的女子。但是沒有想到,他一路寫來,急管繁弦之後,鑼鼓喧天之余,一片清幽的歌聲,從遠天飄至,頌揚著純美的愛情︰醇香如酒,而味甘如飴。譚、劉的這則愛情故事,很像無垠平地上忽起了震天風雷,遂使荒寂的冬天,忽然化為明媚的春日。李笠翁在他那個時代已屬特殊,而《比目魚》在他的作品中尤見特色。我想仔細地探討他這兩篇作品,從而對李漁的作風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童元方,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士、美國奧立岡大學藝術史碩士、哲學博士。曾任教哈佛大學,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著有中文著作︰《一樣花開——哈佛十年散記》、《水流花靜——科學與詩的對話》等。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