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魂槍》是老舍寫于1935年一篇短篇小說在那年年初,作者本想寫一部武俠長篇小說《二拳師》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未寫成,因此作者便將其中一個最精彩的段落改寫成短篇小說《斷魂槍》。小說《斷魂槍》和《微神》一樣是公認的老舒最優秀的短篇小說,但《斷魂槍》的文字比《微神》易懂得多,而且意味深長,令人深思……
《斷魂槍》寫于1935年。年初,老舍本想寫一部武俠長篇小說《二拳師》,後由於各種原因未寫成,便將其中一個最精彩的段落改寫成短篇小說《斷魂槍》。小說描寫了一位名叫沙子龍的神槍手,在手槍和火車的時代到來,鏢局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之時,仍然沉湎于自己過去的威風,不肯接受現實。小說在藝術處理上頗為圓潤老到,特別是最後的結尾,真是神來之筆。“五虎斷魂槍”究竟怎樣高妙,始終是影影綽綽的神龍見首不見尾。當“神槍沙子龍”遭到徒弟的奚落以後,選了個“夜靜人稀”的時候,“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望星空,遙想當年馳騁武林、野店荒林的威風,不能自拔。想起如今的世道,只有嘆命運的無奈。他“用手指慢慢摸著冰涼的槍身,”微笑裏甩出斬釘截鐵的四個字“不傳不傳”,全篇便戛然而止。小說給讀者留下的審美想像空間是巨大的,那一聲似乎能撐破夜空的“不傳”,裏邊鑄滿了多麼深沉而凝重的歷史滄桑。一闋“斷魂”的殘夢,就這樣把“過去”的“文化”埋葬了孤獨而冷寂,悲壯而蒼涼。一切又都是顯得那麼悽婉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