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是福澤諭吉一生將近六十種著書中,全盛時期的主要著作。他在明治五年(一八七二年)二月到九年十一月用了近五年時間,寫成十七編出版成冊。最初原打算只寫初編一冊,為了應讀者的需要,繼續寫下第二編、三編,每集銷售量均超過二十萬本,十七冊的總銷售量為三百四十萬本。當時日本人口僅三千五百萬,可見《勸學》的風行。
書中福澤對於受西潮衝擊的日本同胞,震聾發瞶,諄諄善誘人們應致力於實學的學習,不管是和、漢、洋的學問均能活用於世,培養自由獨立的精神,並體認西洋「文明開化」的真髓。內容含括學問論、教育論與社會論,均以理性為基礎,進行清晰論理,本書對於中西文化交鋒後之觀念釐清、與心態的確立,相信於當前台灣亦有諸多值得學習借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