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美卡隨想錄

4.8 / 4
  • 語言:繁體中文
  • 頁數:216 頁
  • 出版日期:2012/06/27
<內容簡介> 還是每天去散步,瓊美卡夏季最好。 樹和草這樣恣意地綠。從不見與我同類的純粹散步者。時有驅車客向我問路,能為之指點,彼此很高興似的──我算是瓊美卡人。 有一項懇切的告誡:當某個環境顯得與你相似時,便不再對你有益。 瓊美卡與我已太相似,有益和無害是兩回事,不能耽溺於無害而忘思有益。 我將遷出瓊美卡。 友誼的深度,是雙方本身所具的深度。淺薄者的友誼是無深度可言的。 快樂是吞嚥的,悲哀是咀嚼的;如果咀嚼快樂,會嚼出悲哀來。 誠實而勤勉的人,都知道,都慢慢知道,哲學和真理有其終點,終點是:沒有哲學沒有真理。 寫作本書時,木心住在紐約東陬瓊美卡,故此書名為《瓊美卡隨想錄》。木心用字非常講究,標點也講究,於是,在《瓊美卡隨想錄》中,各篇皆是兩字的標題:圓滿、將醒、綴之、尖鞋、?語、步姿……,光是這些標題就字字獨特精湛,豐沛嫻熟。 全書計分三輯,不僅因篇幅不同,各輯文字風格各異。第一輯藉由歷史或地理,或順理成章,或強烈發散;第二輯分「?語」、「俳句」與「風言」,只一句或兩句,語錄式的短散文,短小精悍,活潑、雋永、耐讀;第三輯偏重生活,帶著凝重的細節和感悟。 奇思妙想,終篇不絕;細節裡藏著生活,行文豐沛而嫻熟,善用漢賦般的奇字,在別人說不下去的地方說出別開生面。以捕捉片刻始,以叩問永恆終,展現一個藝術家兼哲人觀察環境、思索生命的獨特視角與睿智。 ★內文試閱: .如意 生活如意而豐富─這樣一句,表達不了我之所思所願;我思願的乃是: 集中於一個目的,作種種快樂的變化。 或說: 許多種變化著的快樂都集中在一個目的上了。 迎面一陣大風,灰沙吹進了凱撒的眼皮和乞丐的眼皮。如果乞丐的眼皮裡的灰沙先溶化,或先由淚水帶出,他便清爽地看那凱撒苦惱地揉眼皮,拭淚水。 之前,之後,且不算,單算此一刻,乞丐比凱撒如意。 世上多的是比凱撒不足比乞丐有餘的人,在眼皮裡沒有灰沙的時日中,零零碎碎的如意總是有的,然而難以構成快樂。 因而我選了一個淡淡的「目的」,使許多種微茫的快樂集中,不停地變化著。 .圓滿 生命的兩大神祕:欲望和厭倦。 每當欲望來時,人自會有一股貪、饞、倔、拗的怪異大力。既達既成既畢,接著來的是熟、爛、膩、煩,要拋開,非割絕不可,寧願什麼都沒有。 智者求超脫,古早的智者就已明悉不幸的根源,在於那厭倦的前身即是欲望。若要超脫,除非死,或者除非是像死一般活著。 以「死」去解答「生」─那是什麼?是文不對題,題不對文。 近代的智者勸解道:「欲望的超脫,最佳的方法無過於滿足欲望。」 這又不知說到哪裡去了,豈非是只能徇從,只能屈服。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此一偈,好果然是好極了,然而做不到三天的圓滿,更何況永恆的圓滿。 .綴之 窗外的天空藍得使人覺得沒有信仰真可憐,然而我所見所知的無神論者都是不透徹的。 上帝是無神論者,上帝必是無神論者,上帝信仰誰,上帝是沒有信仰的。沒有皈依,沒有主宰,這才是透徹的無神論者。 那些崇拜上帝的人,竟都不知是在崇拜無神論。 尼采為此而寫了一本言不能過其實的書,今補綴之。 宗教始終是信仰,哲學始終是懷疑,曾經長時期地把信仰和懷疑招攬在一起,以致千百年混沌不開。從宗教家一動懷疑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