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被召喚的青春世代,
是啊,只要心中自由、民主的種子不滅,終究會遍地開花。
我們一生奮鬥,為了讓台灣更好,
為了不辜負台灣這一雙雙純真眼神的期待。
因為,在我們心中,
一直住著那個18歲的女孩與 19歲的男孩。
一直存著1970年代屬於我們的不妥協的青春!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吳念真 南方朔 趨勢科技創辦人陳怡蓁 熱血推薦
那兩年雖然消失了,但勇敢卻留了下來!
2014年3月18日,當學生們石破天驚地衝進立法院那一刻,
隱藏在洪三雄與陳玲玉內心以為已經熄滅的火苗,又重新被點燃。
四十多年前的回憶,瞬間湧上心頭。
1971與1972那兩年,兩人意外地碰上命運的空檔,
禁忌的快感,恣意的鳴放,拚著命,大口呼吸自由與民主的氣息,
他們以為璀璨的時代真的來了,哪知,只是一場煙火,
火熄了,灰燼散去,緊接而來,是烏雲……是整肅……是噤聲……
原來,那個時代並不溫柔。
1970年,19歲的洪三雄,遇見18歲的陳玲玉,兩人皆以第一志願考進台大法律系。
那一年,洪三雄是台大「法代會」主席,陳玲玉是他的秘書長。第二年陳玲玉在洪三雄鼓吹下接任主席,他自己創設「台大法言社」擔任社長。
其後,一位拿戰筆,一位掌麥克風,兩人分進合擊。在1971年以「對學校開刀、向社會進軍」,帶領學運衝撞體制,舉辦「言論自由在台大」「民主生活在台大」座談會、「一個小市民的心聲」演講會,在台大自由派老師的論述基礎下,為青年學子播下了自由與民主承先啟後的種子。更在數千人前,在台大體育館主持「中央民意代表應否全面改選」辯論會,打破「萬年國會」的禁忌,提供全國第一個公開論壇。由於逾越戒嚴時期的言論尺度,遭到台大記過、就業困難、禁止出境的折磨,其間幸賴師長挺身捍衛而倖免被捕。
兩人終身感念台大師長培育的理性思維與磊落人格,矢志奉獻所學於社會。並希
望和讀者分享,台大那兩年的狂飆青春,以及1970年學運帶給他們和別人不同的職場經歷與人生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