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閱讀與寫作指引(2年級)下冊
<內容簡介> 閱讀與寫作並進,提昇國語文實力 全書共分六大單元: 一、寒假的生活 小朋友在寒假中,正好碰到過舊曆新年。春節時,從初一,一直玩到十五的元宵節,難怪小朋友個個高興萬分。 過年是國人的大事情,有許多的習俗和活動,如蒸年糕、貼春聯、吃年夜飯、拜年,拿壓歲錢,提花燈等等。 新年特有的景象是「熱鬧」,街頭巷尾響起了爆竹聲,舞獅耍龍的場面,鑼鼓喧天,五光十色,光彩繽紛的各種花燈,叫人眼花撩亂,到處充滿了喜氣洋洋。 小朋友,你在寒假中怎樣度過快樂的新年?你做過什麼活動?你到過哪些地方去玩?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把它寫下來。 在新年頭的開始,你有什麼計畫或希望?把你的想法也寫出來。 二、快樂的兒童 四月四日兒童節,正逢春天的時節,這是充滿生機的季節,象徵小朋友懷著太多的憧憬與希望。 在人生的旅程中,兒童時期充滿了歡樂與希望,無憂無慮,高興起來,呼朋引伴到野外踏青,尋找春天的足跡,歌頌大自然的可愛。 但是,春天不是貪玩的時光,春天是工作的日子,所以古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又說:「努力事春耕。」 在春天裡,小朋友親身參加過許多活動,把活動的情形和要點寫下來,尤其不可忘了寫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每一個兒童,都是快樂的小天使,但願大家天天與工作為伍,因為工作就是快樂的源泉,沒有工作,就沒有快樂可說,希望兒童牢記這一點。 三、關懷的心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要想日子過得安詳、和諧、快樂,必須每個人都有關懷他人的心。關懷的心,僅是一種意念而已,如果想付諸行動就要靠你一雙善意的手,換句話說,就是靠你的手去做好事。 看見老人或幼童跌倒了,我們去扶他一把;看見別人不會操作某種物件時,我們代為操作;看見鄰人所曬的衣服淋雨了,順手代為收拾;看見路上有阻礙行走的東西時,隨時彎腰撿起來,方便人車通行。 關懷的心,善意的手,這是目前我們生活的社會最需要的東西。與其人人詛咒社會的黑暗,不如人人點一盞微弱的燈光;燈光雖小,如果集合起來,社會上每個角落將大放光明。希望每個小朋友利用你的手,多做一些善事;也希望利用你的手,把一些愛心故事,生動地描述下來。 四、美麗的大地 出外遊玩是一件頂快樂的事。小朋友經常有跟爸爸、媽媽、老師和同學出遊的機會,這是寫作的好題材。 利用星期假日,風和日麗的天氣,到戶外走一走,看一看,不但可以舒解緊張的心情,又可以增廣見聞,真是快樂又逍遙。 記敘出外遊玩,要把出遊的地方,以及遊樂觀賞的情形,明白的記述出來,尤其是有趣的事和遊覽區的特色,更不可以放過。寫作重點如下: (一)到哪裡去玩?跟誰一道去?坐什麼交通工具? (二)那個地方的情形怎麼樣?有什麼吸引遊客的地方? (三)在那個地方,看到什麼有趣的事? (四)遊玩那個地方歸來,有什麼感想和體驗? 五、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這是一個熱鬧,而且具有中國傳統色彩的節日。按照習俗,人們要包粽子、賽龍船,身上佩戴香包,門前還要掛艾草、菖蒲。這一天小朋友可以大快朵頤,因為有香噴噴的粽子吃,還可以玩「豎雞蛋」的遊戲。 現在就讓我們來研討「端午節」的寫作大綱: (一)家裡準備過端午節的情形。 (二)媽媽包粽子的經過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