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短篇小說選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952566
  • 出版日期:2013/09/01
<內容簡介> 明清是中國小說發展的繁盛時代,其中不少名篇佳作迄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值得反覆玩味。本書以明清小說為範疇,選錄其中的短篇故事進行注釋、題解,並加上問題討論與延伸閱讀。所選內容主題多樣,解說文字則力求深入淺出、簡明扼要,是一部便於授課討論或自修參考的讀本。 ★目錄: 一、〈牡丹燈記〉 瞿 佑 1 二、〈負情儂傳〉 宋懋澄 11 三、〈莊子休鼓盆成大道〉 馮夢龍 21 四、〈大鐵椎傳〉 魏 禧 37 五、〈畫皮〉 蒲松齡 41 六、〈畫壁〉 蒲松齡 47 七、〈瑞雲〉 蒲松齡 51 八、〈席方平〉 蒲松齡 57 九、〈勞山道士〉 蒲松齡 65 十、〈恆娘〉 蒲松齡 71 十一、〈阿寶〉 蒲松齡 77 十二、〈書癡〉 蒲松齡 85 十三、〈洗紫河車〉 袁 枚 93 十四、〈冤鬼戲台告狀〉 袁 枚 97 十五、〈趙氏再婚成怨偶〉 袁 枚 101 十六、〈許南金不畏鬼〉 紀 昀 105 十七、〈菜人〉 紀 昀 109 十八、〈妖由人興〉 紀 昀 113 十九、〈雅賺〉 宣 鼎 115 作者簡介 123 附錄一:〈剪燈新話序〉 瞿 佑 129 附錄二:〈聊齋自志〉 蒲松齡 130 附錄三:〈王子安〉 蒲松齡 132 附錄四:〈塾師怕鬼〉 紀 昀 134 附錄五:〈曹某不怕鬼〉 紀 昀 135 <作者簡介> 編著者簡介 悅讀經典工作室 本工作室由多位擁有中文博士學位並任教於各大專院校的專業國文教師所組成,每位成員皆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及深厚的學術素養。本工作室以編撰適合當前大專院校學生使用的國文或人文通識課程教材為宗旨,希望透過多元化的眼光及創意化的設計,讓莘莘學子對於古代或當代經典文本能有更多的認識及學習興趣。 ★內文試閱: 編者序 「小說」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主要是由「情節」、「故事」、「人物」這三個要素所組成。嚴格上來說「小說」會成為一種對特定文學體式的稱呼,是清末西方的文學觀傳入中國後才產生的。像英文「Novel」即是指一種有故事、情節,而且篇幅和字數都比較長的文本。中文「小說」一詞最早出自於《莊子》的〈外物〉篇:「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這裡的小說,是指片斷破碎不成完整意義的言論,與今天我們所稱的小說在意義上相差十萬八千里。直到東漢桓譚所著的《新論》裡說:「小說家合殘叢小語,近取譬喻,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以及班固《漢書.藝文志》對「小說家」所下的定義:「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之所造也。」才慢慢將小說視為一種有固定風格及獨立意義的文本體式,也才稍稍接近我們今天對小說的定義。不過小說之為小說,的確是近代才有的觀念。 雖然中國古代沒有「小說」這樣的文體名稱,但是從古到今中國一直擁有悠遠流長的小說文學傳統,以及數量眾多、風格獨具的小說文本。今人多將中國的小說傳統源流向上追溯至遠古的神話及傳說,因為其中已經具備了簡單的故事及情節要素。近代第一本完整的中國小說史專著是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今日我們對於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歷史分期和主題分類,仍深深受到魯迅此書觀念的影響。魯迅認為中國古代各時期皆有代表性的小說文本,例如六朝之「志怪」、唐之「傳奇」、宋之「話本」、宋元之「擬話本」等。而明代中葉之後小說的最重要兩個類型便是「神魔小說」和「世情小說」。清代之小說魯迅則約略分成四派,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