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中文閱讀障礙
<內容簡介> 有些孩子,他們有正常的感官、智力及學習動機,沒有家庭文化不利或教學不當的因素,卻在學習閱讀上出現明顯的障礙。本書試著回答「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有閱讀障礙?」,或具體一點,整本書都在問:「中文閱讀障礙的認知歷程哪裡出了差錯?」作者說明這個領域經常使用的相關、事後回溯、實驗及個案研究法,並以這些方法檢驗許多與中文閱讀障礙有關的假設,研究的焦點在於「聲韻覺識」與「唸名速度」這兩個構念在中文閱讀歷程中的重要性。作者將研究的結果與國內外的文獻比較,並做出建議。 <作者簡介> 曾世杰 在花蓮縣玉里鎮出生長大。中原大學心理學學士,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曾任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研究助理、副教授,目前為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學習障礙、閱讀障礙與閱讀補救教學,關心身心障礙及弱勢低成就兒童的問題,夢想是以實證方式找到好的教學方法,好的教育行政模式,將閱讀障礙及偏遠地區孩子的學習拉上來。最愛的句子是珍古德講的Together we can make a difference! ★ 目錄 第一篇 緒論、方法與初探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天雨粟,鬼夜哭:文字及閱讀的重要性 第二節 為數眾多的閱讀障礙兒童 第三節 中文閱讀障礙歷程的研究 Chapter 2 閱讀障礙的研究方法簡介 第一節 訊息處理模式中的三個主要閱讀模型流派 第二節 中文的閱讀認知成份技巧分析 第三節 閱讀障礙研究的四種研究法 第四節 一個研究實例 Chapter 3 初探:閱讀低成就學童及一般學童的閱讀歷程成份分析研究 第一節 緒論及研究目的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程序 第四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綜合討論:研究限制及建議 第二篇 聲韻覺識與中文閱讀障礙 Chapter 4 聲韻覺識歷程與閱讀障礙:文獻探討 第一節 聲韻知識與聲韻覺識 第二節 音素:語音的最小單位? 第三節 聲韻覺識與拼音文字的閱讀 第四節 中文閱讀、注音符號與聲韻覺識 第五節 中文的實證研究回顧 第六節 聲韻處理、工作記憶與唸名 Chapter 5 漢語深層失讀症個案報告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一個後天的深層失讀症個案 第三節 一個發展性深層閱讀障礙兒童 第四節 綜合討論與結論 Chapter 6 音素覺識在中文閱讀習得歷程中的角色:個案研究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第三節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六節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篇 快速自動化唸名與中文閱讀障礙 Chapter 7 唸名、雙重缺陷假說與閱讀障礙:國外與台灣的文獻回顧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唸名:定義與簡史 第三節 唸名速度的測驗工具 第四節 「唸名速度」和「聲韻處理」 第五節 唸名速度與閱讀障礙 第六節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Chapter 8 閱讀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在唸名速度上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 Chapter 9 唸名速度與中文閱讀發展:一個四年的追蹤研究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程序 第四節 研究結果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篇 結語 Chapter 10 結語 跋語 參考文獻 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