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社會研究方法的基本觀念,並舉出本土的具體實例加以說明如何應用。此外,本書於每章最後均附上「解釋名詞」與「考古題舉例」,希望能讓讀者對於若干社會研究方法的專有名詞有更精簡扼要的瞭解,同時也能瞭解到目前國內各項相關考試的出題趨勢。 ★目錄: 詹 序 i 再版序 ii 第一篇 導 論 1 第一章 社會研究方法的屬性與研究倫理 3 第一節 前言 4 第二節 社會研究方法的科學屬性 4 第三節 社會研究方法的研究倫理 6 第二章 理論、概念與變項 11 第一節 理論 12 第二節 概念 14 第三節 變項 14 第二篇 研究設計 25 第三章 問題的形成與假設 27 第一節 前言 28 第二節 研究問題的來源 29 第三節 社會研究設計的分類 31 第四節 假設 35 第四章 文獻探討與搜尋 51 第一節 文獻探討的目的與功能 52 第二節 如何找資料(文獻) 53 第三節 如何撰寫文獻探討 54 第四節 如何撰寫註釋與參考文獻 58 第五章 變項的操作型定義與測量 67 第一節 操作型定義 68 第二節 測量與測量尺度 69 第三節 測量誤差 77 第四節 信度 80 第五節 效度 84 第六節 信度和效度的關係 87 第六章 建構測量工具 99 第一節 問卷問題的設計 100 第二節 問卷的型式與結構 106 第三節 總加量表設計的方式 112 第四節 總加量表的鑑別力分析 116 第五節 問卷設計的預試 118 第七章 抽樣 123 第一節 前言 124 第二節 抽樣的概念與術語 124 第三節 隨機抽樣 128 第四節 非隨機抽樣法 133 第五節 如何決定樣本大小 135 第三篇 研究方法 153 第八章 不同研究方法之分類與比較─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的比較與分析 155 第一節 不同研究方法的分類 156 第二節 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的比較 158 第三節 量化與質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比較 165 第九章 調查研究法 175 第一節 調查研究的定義、內容、用途與適合採用調查研究法的主題 176 第二節 調查研究的類型 177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步驟 183 第四節 如何提高有效問卷的比率(回答率、回收率) 186 第十章 實驗研究法 195 第一節 實驗研究法的定義與分類 196 第二節 實驗研究的特質(元素) 198 第三節 實驗設計(研究設計)的定義與標準 200 第四節 影響實驗設計(研究設計)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的因素 202 第五節 一般常見的實驗設計類型 210 第十一章 單案研究設計 229 第一節 單案研究設計的意義 230 第二節 基線期與干預期 231 第三節 單案研究設計蒐集資料的來源與優缺點 234 第四節 單案研究設計的類型 236 第十二章 評估研究法 249 第一節 評估研究的意義與歷史發展 250 第二節 評估研究的種類 251 第三節 評估的目的與評估者的角色 259 第十三章 深度訪談法 265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的意義與特質 266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的類型 268 第三節 深度訪談進行前的準備工作 271 第四節 深度訪談正式進行時的注意事項 278 第五節 訪談資料的分析與詮釋 279 第十四章 焦點團體訪談法 285 第一節 焦點團體訪談法之意義與特性 286 第二節 焦點團體訪談法的適用情境 287 第三節 焦點團體訪談法的類型 288 第四節 焦點團體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