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理論
<內容簡介> 《傳播理論》一書,可說是華人社會第一本由台灣、香港、中國大陸、澳洲、與美國華裔傳播學者從自己專業領域合著的最有系統的傳播理論之大作。全書包括了基礎篇、脈絡篇、與華人傳播理論三個部分,對理論的本質、功能、與評估,傳播學各領域重要理論之歸納與介紹,以及從中華文化角度建構傳播理論的可能性,都有中肯與簡明扼要的的描述與分析。 整合起來,本書給傳播學這個學科的理論本質與範疇,提供了一幅較完整的圖案,讓讀者能從本書精簡扼要的解說,得到對傳播理論較全面的理解。本書井然有序的編排與深入淺出的書寫方式,不僅給讀者帶來閱讀的便利性,而且也能對盤根錯節與深奧難懂的傳播理論一目了然,因此很適合華人社會的學生與學者的閱讀與研究之用。 ★目錄: I. 基礎篇 第一章 理論的本質 (陳國明) 第一節 理論的本質 第二節 理論的功能 第三節 理論良窳的鑑定 第四節 理論的範式基礎 結論 作業 第二章 傳播理論的基礎 (陳國明) 第一節 傳播學是什麼 第二節 理論與傳播研究的關係 第三節 傳播理論與文化的關係 結論 作業 II. 脈絡篇 第三章 人際傳播理論 (李佩雯) 第一節 人際傳播學的內涵 第二節 人際互動理論 第三節 人際關係發展與維繫理論 第四節 人際影響理論 第五節 文化與人際傳播 第六節 文化與人際傳播的理論 結論 作業 第四章 小團體傳播理論 (李美華) 第一節 小團體傳播的緣起與定義 第二節 小團體傳播的特質與功能 第三節 小團體傳播的理論典範 第四節 小團體傳播理論的應用 結論 作業 第五章 組織傳播理論 (陳國明) 第一節 組織傳播學的本質與內涵 第二節 組織傳播學發展簡史 第三節 組織傳播研究學派與理論 結論 作業 第六章 公共傳播理論 (肖小穗) 第一節 哲學轉向及其問題意識 第二節 本體論與古典公共傳播學 第三節 認識論轉向與近代公共傳播學 第四節 語言學轉向與現代公共傳播學 第五節 修辭學轉向與後現代公共傳播學 結論 作業 第七章 大眾傳播理論 (韋路) 第一節 大眾傳播研究的科?範式 第二節 個人層面的大眾傳播理論 第三節 社會層面的大眾傳播理論 第四節 大眾傳播研究的人文範式 第五節 大眾傳播研究的微觀文化理論 第六節 大眾傳播研究的宏觀文化理論 結論 作業 第八章 健康與風險傳播理論 (劉雙) 第一節 健康與風險傳播的發展簡史 第二節 健康與風險傳播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健康與風險傳播研究的性質與?容 第四節 健康與風險傳播的倫理學 第五節 文化與傳播的立體透視 第六節 文化與健康傳播關係的理論基礎 第七節 提高跨文化健康傳播能力 結論 作業 III. 反思篇 第九章 華人傳播理論﹕從頭打造或逐步融合﹖(汪琪/沈清松/羅文輝) 第十章 華人傳播的和諧理論 (陳國明) 第十一章 易經的傳播模式 (陳國明) <作者簡介> 陳國明,美國 Kent State University 傳播學博士,目前為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傳播學系教授。研究興趣包括文化/組織/全球傳播學與華人溝通行為。同時擔任不同專業期刊編輯委員之外,也是中華傳播研究學會創會會長,目前為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AICS) 執行長。 肖小穗,1992年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傳播學系博士,現職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專攻西學傳播和中國傳播學理論,近年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