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點與線(平裝)
3.9
/
44
作者:
松本清張
出版社:
獨步文化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68231771
出版日期:2006/08/01
選擇網路書店
PChome 24h書店
一場官商勾結的貪瀆風暴,一件看似尋常的殉情案, 人性的醜惡與悲涼, 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層層剝揭開來…… 身陷貪瀆案風暴的官員竟與歡場女子陳屍海邊, 是殉情,還是陰險巧設的他殺? 暗夜羅佈、重重黑霧的詭譎謎團, 環環相扣、分秒必爭的縝密計畫。 當官商勾結成一氣,腐敗的權能凌駕正義, 嫌犯又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場證明之際, 真相該如何大白?!
推理
小說
日本推理
翻譯作品
日本文學
日本推理小說
主臥(大)日本文學
〈推理小說〉
犯罪
借來的
完讀書評
8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mangoliu
寫了書評。
一人份發票和關鍵四分鐘這樣的小細節與觀點,十分精彩。 書中對於大眾運輸工具的時刻表推理著實讓我驚訝。因為以臺鐵的誤點狀況是沒辦法像50年前的日本(《點與線》-松本清張 1958)拿時刻表來當推理的元素。
讚
回應
分享
kiderself
寫了書評。
50年前的推理經典──松本清張《點與線》
http://kiderself.blogspot.tw/2015/08/50.html 能擔負「經典」之重名的作品,不僅要能風靡於當代,更要能長遠的影響後世。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一向被視為日本推理界的瑰寶,而其首部長篇小說《點與線》因為開了「社會派推理」的濫觴,更屬經典中的經典。 雖然這本推理小說擁有崇高的歷史地位,但其故事結構相當簡單。一對緊密依偎的男女屍體在位於日本南端的福岡市香椎海岸邊被發現,由於現場沒有異狀,因此原本打算以單純的殉情結案,但一張發票上透露出的微小異常,為資深刑事鳥嗣所注意,繼而發現這是一樁與政府某部門舞弊案有關的謀殺案件。 作為小說名的「點與線」的意含,雖然作者自己在小說裡透過三原警部補之口這麼敘述:「換句話說,有人分別讓佐山與阿時喝下氰酸鉀,再把他們的屍體放在一起。佐山和阿時是兩個分散的點,我們卻陰錯陽差地把它串成了『線』。」但是「點與線」其實也暗示了安田辰郎及其妻子大肆設下的「不在場證明」。 綿密無間隙的長途海陸班次宛如一道串起的長線,幫安田辰郎設下了幾無破綻的不在場證明。而位於日本北南兩端的北海道札幌與九州福岡,看似為天差地遠完全扯不上干係的兩個點,實際上卻有一條天空航道將之串在一起,助成這項命案的成立。 因為故事情節不複雜,登場人物也不多,所以本書大多數篇幅都在描寫如何破解安田辰郎的不在場證明。在目標單純,且簡潔明快的筆調下,松本清張的這部《點與線》帶給讀者毫無喘息的閱讀節奏。如果時間允許,這部小說非常適合一口氣讀到底。 然而經典不代表完美無缺,事實上松本清張的《點與線》其實藏有一些瑕疵。雖然不影響閱讀及評價,但掩卷之餘,難免予人一絲遺憾。 例如,雖然書末揭露了小雪的侍女阿時其實是安田辰郎的情婦,兩人關係親密,但安田和其妻子到底是用什麼樣的理由讓阿時配合犯案?在熱海旅館之前的行動,可以用非常多的方法讓阿時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況下達到安田夫婦的目的。但是阿時並非一定要跟著前往香椎海岸。對於安田夫婦而言,阿時到香椎海岸並被他們殺害,是計畫中「必要」的一個環節,但對阿時本人而言,這屬「額外」的行動而非必要。即使阿時事前知道這是趟殺害佐山的「旅程」,她的任務實際上到達熱海旅館之際就已經達成了。而伴隨安田夫人從熱海到福岡,再分批跟著安田前往香椎海岸就非必要行動了。 現在無法瞭解松本清張在寫作時是否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書中完全沒有針對此點著墨,實在令人深覺可惜。而且書中最後以安田夫婦「自殺」了結,彷彿是在迴避解釋這種難以完美回答的問題。 作為社會派推理的開山祖,雖然《點與線》在社會陰暗面上的琢磨尚處於萌芽階段,但那種必須為上司掩飾一切過錯,而上司也視之理所當然甚至希望你能主動做到這點的官/職場惡習卻很露骨的被揭露了出來。特別是最後看到一切的「始作俑者」石田司長以及為之掩護的事務官雙雙高升,更令人為之一歎。
讚
回應
分享
naught94
寫了書評。
太太太推理了,姑娘我不喜歡讀書好像在上課。
讚
回應
分享
narnoi4868
寫了書評。
松本清張先生的書,第一次是在向友人借了短篇集之後, 才正式踏入這位作家的思考以及創作領域。 對推理小說而言,我通常感到驚奇的是, 日本的推理流派經過漫長的歷史以及改變, 在松本清張先生這一帶正式確立了社會推理的地位。 老實說,我對推理小說的興趣不大, 除了小時後看看亞森羅頻,漫畫看看金田一以外, 並沒有多大的接觸與了解。 但松本清張將推理結合了社會現象的寫作方式, 讓我再度愛上了推理小說的領域。 或許是因為我對小說的內容有所要求, 對於注重犯罪細節,或是追查樂趣的娛樂姓偵探小說, 我會更喜歡結合時代背景與作者發聲的背面意義。 在這本《點與線》裡, 其實就展露了清張先生一貫的手法, 犯罪的過程固然縝密令人摸不清頭緒, 但解迷的重點在於人心而不是手段。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 所以清張先生的書總是在解開謎底的最後顯得輕描淡寫 卻又顯得餘韻無窮,點到輒止。 除此之外,和一般總是充滿懸疑氣氛的推理小說相較,清張先生描述故事的筆力反而冷靜而客觀, 沒有華麗的文字強調情感以及刺激感, 若用色彩來比喻的話,可能更偏向黯淡灰白的色系; 而看似平鋪直敘的寫法, 卻可以隱藏許多沒有明寫卻顯而易見的平面, 值得人們去深思,去探索, 犯罪,推理,解謎,有時是為了更深刻的觀察, 了解人性,層層撥絲抽繭以後, 才發現最底下的真實不是兇手冷酷的計謀, 而是人心的衝突,邪惡與妥協,現實的欺壓與膨脹, 被赤裸裸的揭發開來。 於是這就是我看完的感覺了。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清張先生嚴肅看待的社會推理, 但對我而言,清張先生的推理小說之所以可以耐看, 或許不再是推陳出新的過程或是手段, 而是看待犯罪,看待社會這個巨大的培養皿時, 那由生到死都無法透徹的最大疑團- 人心吧。
讚
回應
分享
nathalie.cheng
寫了書評。
我對社會寫實派不熟,這本點與線算是第一本社會寫實派推理小說。所以我不敢概括說所有社會寫實派小說都是這樣,但就我個人對這本點與線的觀感來說,和本格派最大的不同在於,小說裡面的解謎不是唯一的重點,所以點與線書中所安排的謎題並不花俏,兇手是誰在一開始也蠻明顯的。同其他推理小說一樣,讀者也是有跟著書中的警探一步步看到越來越多的線索,最後真相大白的解答也是合情合理。但書中更重要的似乎是謎題的架構是環繞著會發生在現實世界的官商勾結貪瀆案。(可能比較不合現實的是,調查的警探有一個全力支持他南奔北跑查案,又幫他擋住來自上層壓力的長官吧!)(全文於部落格)
讚
回應
分享
Star
寫了書評。
很嚴謹、流暢的推理過程, 在細節中找盲點反覆的推敲出犯罪者的手法, 兇手實在太強了!
讚
回應
分享
keikoying
寫了書評。
松本清張的推理作品總是讓人欲罷不能,這本也是,從開始看到結束是以一口氣完成的,因為當中的調查和推理過程環環相扣,讓人一直想追下去,不想稍停。 故事以一個看似殉情的自殺案說起,逐漸揭露出案件背後容易讓人忽略的線索,進而發現原來看似簡單的案件有着很不尋常的目的。 之前第一次看清張的短篇就覺得他的佈局挺有意思,看這篇中長篇的佈局更是讓人會想要再多看一些他的作品。 故事寫出了一些日本社會人事階級的黑暗面,讓人嘆息也讓人省思。結局雖然揭示了案件的真相,卻也點出了一些讓人無能為力的社會問題,這或許就是作者的作品能長期受歡迎的關鍵吧,因為那些問題就算到現在,仍是會發生的,並不會因為世代的轉變而消失。這也是因為人性的黑暗古往今來仍是延續着,沒有隨時間流逝而改變的關係。 作者對故事的安排很簡潔順暢,沒有贅筆,讓人能隨情節的走向去思考和探索真相。
讚
回應
分享
yelliehsu
寫了書評。
原本不認為現在回頭去翻過去的經點推理小說會有太多驚喜(大多時候都是抱著朝聖的心情看的),但是點與線起碼讓我有滿意外的結局,而且不管行兇動機或者作案的手法都非常合理,雖然是玩火車飛機時刻表的梗,但是又不致於耍得太過火,書的最後還是很特別的以兩封信作為破案的交代。社會派大師偶而下海融合一點本格派,感覺還挺不錯的啊。
讚
回應
分享
作者簡介
松本清張
作者其他作品
出版社簡介
獨步文化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推理作家代表選
80
2
蒐藏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72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