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顫慄的自由童話:你被監控了嗎?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751960
  • 出版日期:2015/01/28
微軟只需要在編寫Windows程序時留下一個超級特權使用者的帳戶,就能以合法用戶身份暢通無阻地進入世界任何一台電腦的操作系統。 不要輕易相信自由的美好童話! 從今天起,牢記書中的辦法,捍衛你的秘密與隱私! Google公開承認,它們一直存儲著每一位用戶曾經鍵入的每一次搜尋請求,以及其隨後點擊訪問的每一條搜尋結果。我們在網路上的每一句言論、每一個訪問,都會被網際網路企業及美國情報部門存儲,永久記錄在案。 Facebook在2012年下半年,收到近7000次來自國家政府的網路訊息索取要求,鎖定的帳號高達1.9萬個;而其官方隱私條款明確表示,所有用戶數據都「被轉送和存儲在美國」。 即便這些公司都相繼發布聲明,表示沒有讓政府情報部門直接訪問他們的中心服務器數據,但是情報部門完全可以通過網路路由器“間接”擷取所有個人用戶的數據訊息:電子郵件、聊天紀錄、檔案傳輸和任何你在搜尋引擎上輸入過的關鍵字。事實是,除了「稜鏡」之外,還有更多令人戰慄的監控計畫,正在一步步蠶食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自由世界! ★本書特色: 全球監控計畫,臺灣也深陷其中? 微軟、Apple、Google、Facebook、Line……正在出賣你的一舉一動!這是一個全面監控的時代,電子足跡讓我們無所遁形! 「為了保證100%的國民安全就無法保有100%的隱私權」---美國總統 巴拉克‧歐巴馬 「美國自由失落的十年……自從9.11之後,這個國家在自由和安全之間的天平,已經傾斜。美國立憲追求的自由民主精神,至今已蕩然無存。」---《經濟學人》‧全球最具公信力的媒體 ★內文試閱: ‧導讀 美國公民史諾登曝光「棱鏡」網路監視計畫,不僅在美國國內激起軒然大波,而且在國際社會掀起輿論風暴,甚至在美國與中國、俄羅斯、拉丁美洲、歐洲等國際關係間暗湧政治風浪。 說到「棱鏡」和史諾登,就不得不提到維基解密和阿桑奇。兩年前,阿桑奇和他的維基解密網站曝光美國政府大量機密檔,至今阿桑奇仍在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避難,過著不見天日的日子。向阿桑奇洩露美國政府機密檔的「深喉嚨」,25 歲的美國陸軍情報分析員曼寧,也深陷牢獄之災,被法院判定間諜罪、盜竊罪和電腦詐騙罪等20 項罪名,最高有可能面臨 140 年的刑罰。 如今身處俄羅斯避難的史諾登,也面臨阿桑奇的困境和曼寧的刑罰。不過,這次如鯁在喉的美國政府,對史諾登的痛恨遠遠要超過阿桑奇和曼寧,欲置之死地而後快,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因為史諾登打到了美國政府的要害,徹底地顛覆了美國政府的形象,使美國政府成為「全民公敵」,其所標榜的「自由精神」也在一夕間傾塌頹圮。 對於全球情報界來說,「棱鏡」不算是什麼秘密。如果算是秘密,也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只是秘而不宣而已。早在 20 世紀 90 年代,美國情報部門的電話和網路監視技術就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可以將即時監視的速度提升到驚人的 10 的 10 次冪。當時,這種技術被稱為「即時區域之門」,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將所有資料自動儲存,並分發給情報分析師。利用「即時區域之門」,情報分析師可以截取電子郵件、監聽他人電話,並對各類電子資料進行篩選和分類。美國情報部門甚至可借助這些監視資料,對其他國家電腦網路系統和電話通訊系統發動攻擊。 可歎的是,雖然「棱鏡」違背美國標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