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經找回自己:260個字,破解人生真相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5699499
  • 出版日期:2015/01/16
讀《心經》,找到不煩惱的方法。 看完本書,你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讀心經最初的本意。 只有260字的《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世界上篇幅最短、含義最深的佛教經典。 《心經》用260個漢字濃縮600卷《大般若經》精華,破解人生真相和宇宙之謎,可謂一字千金、字字珠璣。 從古至今,解讀《心經》的人多不勝數,然而在近代知識份子的眼中,《心經》究竟是何模樣呢? 《心經》字字珠璣,它全文中沒有任何一個字是形容詞,沒有任何一個虛字,每一個字都有無上的智慧。 雖然它是易於誦讀的,但是,知識分子們更應該追求的是它那遼闊無比的「空」之境界與那眼光獨到的特異思維。 事實上,《心經》已經不僅僅是宗教,也不僅是哲學,而是昇華到了生命的藝術,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能知能行的生命藝術。它不但使生命豐富,而且能使生命自在無比。 學貫中西的張之嵐博士,用現代的思維與方式,正確解讀《心經》的內涵,讓你更為真實的領悟《心經》的真諦。 ★名人推薦: 王鎮城/機電博士 柯金虎/文學博士 李粵堅/物理博士 施江霖/電機博士 吳春淵/機械博士 康達維/文學博士 吳英陵/機電博士 陶翼煌/地理博士 林建憲/工學博士 張台萍/文學博士 林定鼎/光電博士 賴茂富/電機博士 ★內文試閱: 7.2 唐朝各譯本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般若心經》自古以來的譯本相當的多,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唐朝以後的譯本且不去論它,因為它單在時間上就距離遠了一點,單就在唐朝就近的那個時期,較具知名的就可以找到許多版本來,諸位請看一看: 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燉煌石室本)。國大德唐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山中,與大苾?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餘略)。 史上對於「薄伽梵」的事蹟記載頗多,但相異性也頗大,然大多數均謂他能除魔降妖去煩惱。這是在說薄伽梵住王舍的城鷲?山之中與許多的菩薩在一起,世尊也來了,在說甚深法的時候,「觀自在菩薩」提出了他個人長年而深入的實踐心得,那就是五蘊體性悉皆是空。這時候,舍利子問「觀自在菩薩」說:「若要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該要如何去修學呢?」 「觀自在菩薩」回答舍利子說:「想要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最重要的是應該要觀察到五蘊體性皆空的真相。」 這段經文最主要的意義是在說「觀自在菩薩」回應了舍利子的疑問,就是五蘊體性悉皆空。要注意的是,當佛陀說法的時候,在場的有「大苾?(Bhiksu)」,這是一個梵語的音譯字,也就是大比丘的意思,以及眾多的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只是眾多菩薩中的一位,而且一再的以此身分應答,這是十分明確的,這是有別於其他的菩薩摩訶薩的。至於在舍利子之前加了「具壽」這兩個字,是一種對比丘之尊稱,但也用在為師的稱呼親近的弟子之用,或是長老稱呼少年之用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