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浪費自信的低潮調適思考法:一生少付悲觀成本,CBT治療師教你冷靜處理「不夠好時的自己」
真可怕!懂事開始,我們自然學會每天評價自己! 有效嗎?為什麼正面思考其實不該「很用力」? 到底什麼是「自信」?你是個有自信的人嗎? 你認為自信的人一定跟「個人條件」或「成就」有關嗎? 其實,在專業的「認治行為治療」(CBT)的認知裡, 「適度自信」更好的說法是擁有更佳的「自我接受度」。 □假設自己「應該」表現完美 □放大負面細節 □對事情極端思考 □老為別人的情緒扛責 □預期性的災難思考 □「都是我的錯!」 數十種認知行為練習,專業心理師帶你正確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我們在工作、生活,乃至成長過程中,總會被「對自己的想法」層層束縛,這往往也是造成我們的自卑的來源,也讓我們預設許多自我失敗的預言。 不過,如果你只想採取「請多正面思考!」、「樂觀一點吧!」──這類的自我安慰話語,對正處於不順中的你真會有用嗎?其實,「培養自信」是一種能按部就班的過程,透過練習後的思考以對抗無益(但常常綁架我們)的負面想法。本書就將告訴你怎麼做,停止浪費你的自信,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那些「有自信的人」,難道不用處理低潮、挫折、自我表現不如預期等人生功課嗎? 究竟該怎麼自我調整,我們才能擺脫逆境與自卑,學會「失意時也不失自信」? 本書由兩位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士執筆,以一般人都能理解的步驟,帶你看見「老覺不如人」、「總是以為自己不好」的真正心理原因,讓你與不完美的自己更能怡然相處! 你是個沒自信,又經常出現「自己打敗自己」想法的人嗎? 你對於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或是在重要場合展現自我特質這類行動總是缺少信心嗎? 你總是覺得挫折時常找上你,自己是個不太有成就的人嗎? 「認知行為治療」(CBT